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B、公赐之食。食舍肉。C、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题目

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

  •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 B、公赐之食。食舍肉。
  • C、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正确答案: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 第2题:

    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


    正确答案:
    顺境和逆境又常常互相穿插,交替呈现。
    那阻力虽然有时大些有时小些,但总而言之是一定不可逃避的。

  • 第3题:

    请将文中红色字的句子“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正确答案:
    译文: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登上高枝,就丢掉他的根本(本质)呢!(关键词“士”“焉”“捐”“本”2分,答对句意得1分)

  • 第4题: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


    正确答案:
    (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像这样听从他的建议,那么(我)就被大臣挟制了。

  • 第5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正确答案:
    (1)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1分)
    (2)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中浸几次(1分,共2分)

  • 第6题: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


    正确答案: 大将军平时和世儒的关系怎么样,你为何想去投靠他?

  • 第7题: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有()。

    • A、他身体很好。
    • B、他哥哥很好。
    • C、我知道他身体很好。
    • D、他的确身体很好。

    正确答案:A,D

  • 第8题:

    下列有关利玛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他曾经朝见过明神宗
    • B、他曾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
    • C、他曾将《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
    • D、他死后葬于北京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
    A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

    公赐之食。食舍肉。

    C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D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

    正确答案: 大将军平时和世儒的关系怎么样,你为何想去投靠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利玛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他曾经朝见过明神宗

    B

    他曾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

    C

    他曾将《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

    D

    他死后葬于北京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

    正确答案: 您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只有人肉罢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1~23 小题。

    第 21 题 将这段文字中的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正确答案:
    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 第14题: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正确答案: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 第15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

    译: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 第16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正确答案:
    (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听到邻家渎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

  • 第17题: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项伯杀人,臣活之”这句话,下列解说正确的是( )。

    A、“活”是一词多义,在这个句子里是“活命”的意思
    B、这是判断句,应当翻译成“项伯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
    C、“活”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D、“活之”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用法、可理解为“使他活了下来”

    答案:D
    解析:
    “项伯杀人,臣活之”出自《鸿门宴》,意思是“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活”是使动用法,译为“使……活下来”。

  • 第18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然则孰可?


    正确答案:这样的话那么谁可以呢?

  • 第19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


    正确答案:您从来没有吃过的东西只有人肉罢了。

  • 第20题:

    下列有关利玛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他曾经朝见过明神宗
    • B、他曾经将《五经》翻译成拉丁文
    • C、他曾经将《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
    • D、逝世后葬于北京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多选题
    下列有关利玛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
    A

    他曾经朝见过明神宗

    B

    他曾将《五经》翻译成拉丁文

    C

    他曾将《几何原本》翻译成汉语

    D

    逝世后葬于北京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明末清初传教活动的先行者和奠基人。1601年,他朝见明神宗,获准在北京居住传教,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去世,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利玛窦学识渊博,与徐光启等人合译了《几何原本》等l9种西方著作,并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不但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扩大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影响。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有()。
    A

    他身体很好。

    B

    他哥哥很好。

    C

    我知道他身体很好。

    D

    他的确身体很好。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然则孰可?

    正确答案: 这样的话那么谁可以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