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以形说义
第2题: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第3题:
探求语源适用的最基本方法是()
第4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第5题:
《说文.一部》注:“凡部之先后,以形之先后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注文是在()。
第6题:
只有()才可以以形索义
第7题:
为什么说语言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
第8题:
串讲文意
说明词语出处
分析句读
发明条例
第9题:
用声训法释词
兼说形、音、义
按义类编列
汇辑故训材料
第10题:
《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
《说文•一部》:“天,颠也。从一大。”
《说文•示部》:“柘,助也。”
《说文•口部》:“吻,口边也。从口勿声。”
《说文•竹部》:“竹,冬生草也。象形。”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以形索义”是根据读音寻求文字的意义。
第14题: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第15题:
《说文》以字的形体结构说明本义,所以被称为“义书”。
第16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第17题:
《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第18题:
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19题:
探求本义
说解引申义
联系同源词
解释假借义
第20题:
第21题:
词的本义
以形索义
会意和形声
转注和假借
第22题:
以形索义
因声求义
引文说义
直接说义
第23题:
第24题:
形训
义训
以共名释别名
以狭义释广义
同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