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以形说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形说义


    正确答案: 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 第2题: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 A、词的本义
    • B、以形索义
    • C、会意和形声
    • D、转注和假借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探求语源适用的最基本方法是()

    • A、以形索义
    • B、因声求义
    • C、引文说义
    • D、直接说义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①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②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若硬以笔势索义,就难免穿凿附会,导致谬误。

  • 第5题:

    《说文.一部》注:“凡部之先后,以形之先后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注文是在()。

    • A、串讲文意
    • B、说明词语出处
    • C、分析句读
    • D、发明条例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只有()才可以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笔意

  • 第7题:

    为什么说语言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


    正确答案: 音、形、义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三个要素。即:
    ①所有的语言符号都可以用声音的形式来标记它或指代它;
    ②凡是语言符号都有一定的可代刻写、描绘和识别的形态,而且不应是自然物本身;
    ③这些语言符号必须各具一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完整的语言符号应该可以被分解为语音形式、文字(符码)形式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应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它即包括听觉物质化、视觉物质化、又包括符号信息化。

  • 第8题:

    单选题
    《说文.一部》注:“凡部之先后,以形之先后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注文是在()。
    A

    串讲文意

    B

    说明词语出处

    C

    分析句读

    D

    发明条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A

    用声训法释词

    B

    兼说形、音、义

    C

    按义类编列

    D

    汇辑故训材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故训材料中,运用了“以形说义”这种训诂方法的是()。
    A

    《说文•人部》:“企,举踵也。从人止。”

    B

    《说文•一部》:“天,颠也。从一大。”

    C

    《说文•示部》:“柘,助也。”

    D

    《说文•口部》:“吻,口边也。从口勿声。”

    E

    《说文•竹部》:“竹,冬生草也。象形。”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以形说义

    正确答案: 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象形发展为“六书”,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寻求字的本义,对于了解字的引申义,研究词义系统,识别假借字,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象形、指事、会意字需要分析字形,以明辨词的义类,形声字的形符也是我们辨析词义的一种有用的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形索义”是根据读音寻求文字的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 A、形训
    • B、义训
    • C、以共名释别名
    • D、以狭义释广义
    • E、同训

    正确答案:B,C,E

  • 第15题:

    《说文》以字的形体结构说明本义,所以被称为“义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汉字是表意文字,从象形发展为“六书”,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寻求字的本义,对于了解字的引申义,研究词义系统,识别假借字,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象形、指事、会意字需要分析字形,以明辨词的义类,形声字的形符也是我们辨析词义的一种有用的资料。

  • 第17题:

    《经籍纂诂》是一部()的大型训诂词典。

    • A、用声训法释词
    • B、兼说形、音、义
    • C、按义类编列
    • D、汇辑故训材料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①利用对应说文和古文字,因为说文是以形索义的专书,它对一万多个汉字的本义做了归纳,并且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因为古文字出现的时代比说文的小篆要早,字形更能反映本义,纠正说文的不足,如“为人民服务”的“为”字,许慎说本义是母猴,这个解释是错误的,甲骨文的“为”字是用手牵头大象,字的本义是手牵大象帮助人们劳作,这就纠正了说文。
    ②分清笔意与笔势,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在以形索意时应依据笔意,不能依据笔势。如甲骨文的“为”字就是笔意,而小篆的“为”字就是笔势。
    ③防止望文生训。如“游子不顾反”中的“顾”就是归返、回来的意思,而不理解为“念,想”。

  • 第19题:

    单选题
    以形求义的方法适用于()
    A

    探求本义

    B

    说解引申义

    C

    联系同源词

    D

    解释假借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以形索义应当依据小篆以前的字形;
    ②假借字不能以形索义;
    ③为一个词的引申义而造的字不能以形索义;
    ④避免望文生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A

    词的本义

    B

    以形索义

    C

    会意和形声

    D

    转注和假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探求语源适用的最基本方法是()
    A

    以形索义

    B

    因声求义

    C

    引文说义

    D

    直接说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只有()才可以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 笔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A

    形训

    B

    义训

    C

    以共名释别名

    D

    以狭义释广义

    E

    同训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