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文书工作中的避讳制度建立于()
A.殷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秦代
第2题:
秦朝建立了尊君抑臣的文书档案制度,出现了制、诏、奏、议等文种。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避讳制度、一文一事制度、用印制度等均产生于秦朝。
第3题:
自秦始皇开始,官府中文书凡遇有皇帝名字的字,一律以其它字、词代替,这种制度称为()。
第4题:
什么叫“避讳”?常见的避讳方法有哪几种?
第5题:
避讳制度
第6题:
避讳
第7题:
什么叫避讳?举例说明通过汉字进行避讳有哪几种方式?
第8题:
周朝
清朝
汉朝
唐朝
第9题:
西周
东周
秦
汉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殷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
秦代
第13题:
“正月”的“正”字由去声改读阴平,是属于()避讳。
第14题:
文书工作中的避讳制度建立于()
第15题:
文书工作中的避讳制度形成于()
第16题:
文书中对于君父尊亲的名字要采用避讳制度出现于:()。
第17题:
简述避讳。
第18题:
古人利用汉字进行避讳的方式有:通过字形(如缺笔、拆字、删字等)进行避讳;通过字义(同义或近义)进行避讳;通过()进行避讳。
第19题:
第20题:
秦朝
清朝
宋朝
汉朝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避讳制度
用印制度
传递制度
用纸制度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