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土壁的稳定主要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粘结力来保持平衡的。一旦土体失去平衡,土体就会塌方。
措施:一是边足放坡,二是设置支撑。
更多“试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预防塌方的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正确的预防隧道施工塌方的措施包括()。

    A、先排水
    B、长开挖
    C、弱爆破
    D、强支护
    E、早衬砌

    答案:A,C,D,E
    解析:
    预防塌方的施工方法是“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

  • 第2题:

    基坑(槽)和管沟开挖上部应有排水或挡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以防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试述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塌方的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隧道发生坍方,应及时迅速处理。处理时必须详细观测坍方范围、形状、坍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坍方发生的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经认真分析,制定处理方案。
    (2)处理坍方应先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继续发展。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①小坍方,纵向延伸不长、坍穴不高。首先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采用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坍穴顶部和侧部,再进行清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在坍渣上架设临时支架,稳定顶部然后清渣。临时支架待灌筑衬砌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②大坍方坍穴高、坍渣数量大,坍渣体完全堵住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坍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可采用管棚法和注浆固结法稳固围岩体和渣体,待其基本稳定后,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渣体,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的原则挖坍体,并尽快完成衬砌。
    ③坍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打设地面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④洞口坍方,一般易坍至地表,可采取暗洞明作的办法。
    (3)处理坍方的同时,应加强防排水工作。坍方往往与地下水活动有关,治坍应先治水。防止地表水渗入坍体或地下,引截地下水防止渗入坍方地段,以免坍方扩大。具体措施:
    ①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渗入坍体。
    ②坍方通顶时,应在陷穴口地表四周挖沟排水,并设雨棚遮盖穴顶。陷穴口回填应高出地面并用粘土或圬工封口,做好排水。
    ③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防止坍方扩大。
    (4)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穴大小和地质情况予以加强。衬砌背后与坍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当坍穴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坍穴填满;当坍穴较大时,可先用浆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其以上空间应采用钢支撑等顶住稳定围岩;特大坍穴应作特殊处理。
    (5)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或有条件的隧道,坍方后要加设量测点,增加量测频率,根据量测信息及时研究对策。浅埋隧道,要进行地表下沉量测。

  • 第4题:

    引起土壁塌方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土壁塌方原因有:
    (1)边坡过陡,使土体稳定性不够。
    (2)雨水、地下水渗入,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坡顶上边缘大量堆土或停放车辆等荷载,使土体剪应力超过土体抗剪强度。
    (4)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没有遵循“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防治措施有:
    (1)放足边坡;
    (2)设置支撑;
    (3)减少上部荷载。

  • 第5题:

    分析某一隧道特殊地质地段的塌方原因、提出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塌方的原因:隧道穿越煤质地层时,遇到煤矿空区,采空区突水,构成沉降、失稳、诱发塌方.
    塌方程度描述:此次塌方从桩号AR14+00—AR14+025,共25米长,清除塌方的土石15000M3,三个作业班分为三班连续作业清理,用了20天时间.
    塌方处理措施:
    (1).改善围岩应力,调整支护形式;
    (2).加固围岩,包括对掌子面的超前加固;
    (3).提高衬砌强度;
    (4).保护塌体上部的围岩,采用先护后挖,谨慎施工,稳妥前进;
    (5).防排水与回填处理同时考虑进行;
    (6).在台车上安装保护网,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 第6题:

    预防坍塌方施工措施()

    • A、短开挖
    • B、弱爆破
    • C、强支护
    • D、勤检查、勤量测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土方边坡塌方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气候的影响使土质松软;
    (2)粘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
    (3)饱和的细砂、粘砂因振动而液化;
    (4)地面荷载的存在;
    (5)地下动水压力。

  • 第8题:

    问答题
    某隧道施工段设计为Ⅳ类围岩,采用长台阶法施工,中间某段约5米范围(纵向)拱的右肩部发生塌方、方量约为80m3,试分析塌方原因并采取何种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塌方是由于地质情况不清或施工方法、支护方法不当或封闭时间过长造成。
    解决方法:将塌方部位用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构件联合支护,使其稳定。然后清理塌方,尽快修筑二次衬砌。在二次衬砌上修护拱,厚60cm,护拱拱脚用锚杆锚于稳定岩石中。护拱上部塌穴较小时,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是将其充填;当塌穴较大时,可用浆砌片石回填,厚度不宜小于2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A

    放坡

    B

    回填

    C

    压实

    D

    坑壁支护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防治塌方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放足边坡。边坡的留设应合乎规范的要求,其坡度的大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挖深度、工期的长短等因素而定。
    (2)设置基坑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应符合侧壁安全等级要求,确保坑壁稳定、施工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预防坍塌方施工措施()。
    A

    短开挖

    B

    弱爆破

    C

    强支护

    D

    勤检查、勤量测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正确的预防隧道施工塌方的措施包括()。
    A

    先排水

    B

    长开挖

    C

    弱爆破

    D

    强支护

    E

    早衬砌


    正确答案: A,C,D,E
    解析: 预防塌方的施工方法是“先排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勤量测”。

  • 第13题:

    基坑边坡发生塌方或滑坡的原因有( )。

    A.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
    B.没有根据不同土质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
    C.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引起边坡失稳而蹋方
    D.开挖顺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E.基坑土质为粘性土
    确认答案

    答案:A,B,C,D
    解析:
    基坑边坡发生塌方或滑坡的原因有:①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图纸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②在有地下水情况下,未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规定要求。③没有及时处理好地面水的侵入,使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边坡失稳而引起塌方。④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引起边坡失稳而塌方。⑤开挖顺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⑥局部处土体在开挖时超挖亦会引起塌方和滑坡。

  • 第14题:

    简述塌方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焦炭塌方,钻杆突然发生剧烈振动,焦动碰钻头,38度斜溜槽堵塞跑焦。
    原因:焦炭质量不好,切焦时切距过大,焦炭出现悬臂而造成。
    处理:
    1)立即提钻停水,重新切焦。
    2)遇到塌方造成卡钻事故时,不允许快速提升钻杆,只允许不停高压水的情况下使最低转速提升钻杆。

  • 第15题:

    古代墓坑不是直面而是斜面并且有一节一节的过度,原因是什么?()

    • A、防止盗墓,防止塌方
    • B、便于人员上下,防止塌方
    • C、便于施工,防止盗墓
    • D、防止塌方,便于出土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动土作业必须有防止滑坡和塌方的安全措施,所挖的土要及时清运,土方距沟边至少()米,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米。

    • A、0.5
    • B、0.8
    • C、1.0
    • D、1.5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某隧道施工段设计为Ⅳ类围岩,采用长台阶法施工,中间某段约5米范围(纵向)拱的右肩部发生塌方、方量约为80m3,试分析塌方原因并采取何种解决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塌方是由于地质情况不清或施工方法、支护方法不当或封闭时间过长造成。
    解决方法:将塌方部位用锚杆、喷射混凝土和钢构件联合支护,使其稳定。然后清理塌方,尽快修筑二次衬砌。在二次衬砌上修护拱,厚60cm,护拱拱脚用锚杆锚于稳定岩石中。护拱上部塌穴较小时,用干砌片石或浆砌片是将其充填;当塌穴较大时,可用浆砌片石回填,厚度不宜小于2m。

  • 第18题:

    防治塌方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放足边坡。边坡的留设应合乎规范的要求,其坡度的大小应根据土壤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开挖深度、工期的长短等因素而定。
    (2)设置基坑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应符合侧壁安全等级要求,确保坑壁稳定、施工安全。

  • 第19题:

    进行电杆基坑开挖的主要危险点是坑口塌方或坑壁塌方伤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分析某一隧道特殊地质地段的塌方原因、提出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塌方的原因:隧道穿越煤质地层时,遇到煤矿空区,采空区突水,构成沉降、失稳、诱发塌方.
    塌方程度描述:此次塌方从桩号AR14+00—AR14+025,共25米长,清除塌方的土石15000M3,三个作业班分为三班连续作业清理,用了20天时间.
    塌方处理措施:
    (1)改善围岩应力,调整支护形式;
    (2)加固围岩,包括对掌子面的超前加固;
    (3)提高衬砌强度;
    (4)保护塌体上部的围岩,采用先护后挖,谨慎施工,稳妥前进;
    (5)防排水与回填处理同时考虑进行;
    (6)在台车上安装保护网,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引起土壁塌方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主要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土壁塌方原因有:
    (1)边坡过陡,使土体稳定性不够。
    (2)雨水、地下水渗入,使土体泡软、重量增大及抗剪能力降低。
    (3)坡顶上边缘大量堆土或停放车辆等荷载,使土体剪应力超过土体抗剪强度。
    (4)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没有遵循“从上往下,分层开挖;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原则。
    防治措施有:
    (1)放足边坡;
    (2)设置支撑;
    (3)减少上部荷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分析土壁塌方的原因和预防塌方的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土壁的稳定主要由土体内摩擦阻力和粘结力来保持平衡的。一旦土体失去平衡,土体就会塌方。
    措施:一是边足放坡,二是设置支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动土作业必须有防止滑坡和塌方的安全措施,所挖的土要及时清运,土方距沟边至少()米,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米。
    A

    0.5

    B

    0.8

    C

    1.0

    D

    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