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经诱变处理的种子长成的植株称为诱变一代。
更多“诱变一代”相关问题
  • 第1题:

    DNA分子突变与诱变有何区别?发生突变或诱变会发生什么后果?


    正确答案:突变—DNA分子上碱基的改变,多见为自发突变,诱变—以人工手段(物理或化学方法)使DNA发生突变,它均会发生。如下可能后果:致死性;使生物某些功能缺失;只改变基因型而不影响表现型;发生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结果。

  • 第2题:

    在诱变育种中,金属化合物的作用是()。

    • A、无作用
    • B、诱变
    • C、增变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简述诱变育种中对诱变剂的选择要求。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中对诱变剂的选择:
    (1)一般对于遗传上不稳定的菌株,可采用温和的诱变剂,或采用已见效果的诱变剂;对于遗传上较稳定的菌株则采用强烈的、不常用的、诱变谱广的诱变剂。要重视出发菌株的诱变系谱,不经常采用同一种诱变剂反复处理,以防止诱变效应饱和但也不要频频变换诱变剂,以避免造成菌种的遗传背景复杂,不利于高产菌种的稳定。
    (2)选择诱变剂时,还应该考虑诱变剂本身的特点,例如紫外线主要作用DNA分子的嘧啶碱基,而亚硝酸则主要作用DNA分子的嘌呤碱基,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使用,突变谱宽,诱变效果好。
    (3)关于诱变剂的最适剂量,高剂量虽然负变株多,但变异加幅度大;中等剂量或更低的剂量,这种剂量不会导致太多的负变株和形态突变株,因而高产菌株出现率较高;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低剂量诱变剂可能更有利于高产菌株的稳定。

  • 第4题:

    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 A、M3代
    • B、M2代
    • C、M1代
    • D、以上全不对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诱变育种可分为()和化学诱变育种两大类。


    正确答案:物理诱变育种

  • 第6题:

    简述诱变剂的诱变机理?


    正确答案:妨碍DNA某一部分合成引起的DNA结构变化,碱基类似替换DNA分子中不同碱基引起的碱基对改变,直接改变DNA某些特定的结构,引起DNA复制的错误。

  • 第7题:

    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诱变剂有两大类:物理诱变剂和化学诱变剂。常用的物理诱变剂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如Co60等)、等离子、快中子、α射线、β射线、超声波等。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碱基类似物、烷化剂、羟胺、吖定类化合物等。

  • 第8题:

    什么是诱变剂、化学诱变剂有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突然或根本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到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的类型:(1)碱基类似物;(2)碱基修饰剂;(3)DNA插入剂。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诱变一代

    正确答案: 经诱变处理的种子长成的植株称为诱变一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诱变()是主要选择世代。
    A

    一代

    B

    当代

    C

    二代

    D

    三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诱变育种诱变过程。

    正确答案: 诱变育种诱变过程:由出发菌种开始,制出新鲜孢子悬浮液(或细菌悬浮液)做诱变处理,然后以一定稀释涂布平皿上长出单菌落为止的各步骤为诱变过程。
    (1)出发菌种的斜面:出发菌种的斜面非常重要,其培养工艺最好是经过试验已知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要选取对诱变剂敏感的斜面种龄,要求孢子数适中而新鲜。
    (2)单孢子悬浮液制备。
    (3)孢子计数:诱变处理后孢子要计数,以控制处理液的孢子数和统计诱变致死率,常用于处理孢子的浓度为105-108个孢子/亳升;孢子计数采用血球计数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致死率是通过处理前后孢子液活菌计数来测定。
    (4)单菌落分离:平皿内倾入20ml左右的培养,凝固后,加入一定量经诱变处理的孢子液(以控制每一平皿生长10-50个菌落为合适的量),用刮棒涂布均匀后进行培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利用化学诱变剂对果蝇(P)进行诱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在减数分裂前诱变,不能在减数分裂后诱变

    B

    无论何时诱变,F1外交所产生的F2均有1/2含有相同突变

    C

    减数分裂后诱变,导致F1形成嵌合体

    D

    诱变果蝇产生的子一代之间杂交,会有1/4的可能性产生突变纯合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诱变时选择出发菌株时应考虑()、()、对诱变剂敏感、()等问题。


    正确答案:出发菌株的稳定性;选用具备某种优良特性;菌种的生理状态及生长发育时间

  • 第14题:

    比较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育种的异同。


    正确答案: 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均能诱导遗传物质产生变异,是植物诱变育种常用的两种手段。
    不同之处在于:辐射诱变采用射线进行照射诱发变异,而化学诱变采用化学药剂诱导变异;作用方式不同,辐射诱变是利用射线击中靶分子,不受材料限制,化学诱变是诱变剂溶液渗入材料,有组织的特异性;辐射诱变容易引起染色体断裂、重排等较大范围的遗传物质变异,化学诱变引起的变异通常为点突变;诱变效果不同,辐射诱变变异不定向,变异频率低,化学诱变有一定的专一性,变异频率高于辐射诱变3-5倍,且有益突变多;辐射诱变需专门设施,投资较大,化学诱变则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 第15题:

    诱变()是主要选择世代。

    • A、一代
    • B、当代
    • C、二代
    • D、三代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一代开始选择。


    正确答案:M2

  • 第17题:

    在诱变育种工作中,诱变效果及诱变剂剂量之间相应关系通常是()。

    • A、诱变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 B、诱变剂量越小,效果越好
    • C、诱变剂量不大不小,效果越好
    • D、在提高诱变率基础上,既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促使变异向正变范围移动的剂量最好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诱变


    正确答案: 生物体在外界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超过自发突变频率的突变。

  • 第19题:

    定位诱变


    正确答案: 是用合成的DNA和重组DNA技术在基因精确限定的位点引入突变,包括删除、插入和置换特定的碱基序列、是体外特异改变克隆基因或DNA序列的一种方法。

  • 第20题:

    化学诱变剂亚硝酸的诱变作用是(),使腺嘌呤变成为()。


    正确答案:氧化作用;次黄嘌呤

  • 第21题:

    单选题
    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A

    M3代

    B

    M2代

    C

    M1代

    D

    以上全不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一代开始选择。

    正确答案: M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学诱变处理时,药剂的溶解度、处理时间、处理时的温度、pH值、诱变材料的组织结构、生长特性等,都会影响诱变效果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