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去掉儿童先天的()
第1题:
第2题:
赫尔巴特认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在动力是()
A同情
B兴趣
C意识
D行为
第3题:
在赫尔巴特看来,幼儿阶段进行管理的目的是要创造一种()。
第4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直接目的是“()”。
第5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
第6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人”,为此必须采取()、教育性教学和训育等三种教育手段。
第7题:
认为“教育就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和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没有任何目的”的教育家是()
第8题:
“本性”
“理性”
“烈性”
“劣性”
第9题:
训育
道德
兴趣
智育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同情
兴趣
意识
行为
第12题:
赫尔巴特
卢梭
孔德
杜威
第13题:
赫尔巴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去掉儿童先天的()
A“本性”
B“理性”
C“烈性”
D“劣性”
第14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
第15题:
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
第16题:
赫尔巴特认为,对孩子的体罚是一种耻辱的教育方式,会造成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
第17题: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道德,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
第18题:
赫尔巴特指出:“()普遍的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19题:
主张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是()
第20题:
使儿童服从成人
树立榜样
以书本为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