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迪。
第1题:
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的中,()详细阐述了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主张。
A、罗恩菲尔德
B、艾斯纳
C、西泽克
D、杜威
第2题:
第3题:
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福禄倍尔
B皮亚杰
C弗兰兹.西泽克
第4题:
主张以严谨的美术课程实现美术教育的自身价值的美国美术教育家是()。
A艾斯纳
B西泽克
C罗恩菲尔德
D里德
第5题: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认为评价儿童绘画要以“像不像”为标准。
A对
B错
第6题: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对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贡献,在于将儿童美术教育从过去重视儿童艺术创造性和表现性转到重技术训练上。
第7题:
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历史上,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美术教育先驱者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福禄贝尔
蒙台梭利
西泽克
山本鼎
第10题:
第11题:
艾斯纳
西泽克
罗恩菲尔德
里德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加德纳提出以下八种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家智能。艺术的三大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他认为情感在人的智能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这三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此外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智能也是一种重要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整合确立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质量观注重个性和发展的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观和尊重学生智能结构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从而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略
第15题:
试述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倾向:美国:对于美国当代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举措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集大成的文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他们学会用各种工具|过程和媒体进行工作。他们学会在视觉天地的探究中协调他们的双手和头脑。他们学会选择以强化观念的交流。他们的自然好奇心得以促进并习得意志力和持恒心的价值。”日本:在当代日本教育界认为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活动应把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特别避免教师固守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一定的形式语言而造成儿童单一表现的情况。美术教育赋予幼儿自我表现以很高的价值在美术教育中透过艺术的教育结合造型基础教学。这两者的统合可能是日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正在探索的路线。
略
第16题: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对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贡献,在于将儿童美术教育从过去重视儿童艺术创造性和表现性转到重技术训练上。
A对
B错
第17题:
试述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迪。
(1)奥地利美术教育先驱者,“儿童绘画之父”,创办“维也纳儿童美术班”,实施儿童自由画教育。
(2)主要教育思想:秉承了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尊重信任儿童:主张儿童美术教育心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成人不要干涉儿童的艺术创造,老师应了解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不指定题材、不教画法,只是致力于激发儿童的创造欲望;成人不必要求儿童画得像,更无权更改儿童作品。
(3)启迪:在教育目标上,把幼儿美术教育从技艺教育的功利立场转向重视幼儿艺术创造性和表现性;在教育内容上,不再一味要求幼儿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应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过多的临摹和灌输的状态,注重培养幼儿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创造:在评价标准上,不再以“像不像”为标准,应该对幼儿作品予以充分的尊重。
略
第18题:
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克认为评价儿童绘画要以“像不像”为标准。
第19题:
在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的是()。
第20题:
山本鼎
福禄贝尔
乌索娃
西泽克
第21题:
福禄倍尔
皮亚杰
弗兰兹.西泽克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