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析《资政新篇》发表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相关问题
  • 第1题: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现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收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 第2题:

    请对《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①二者都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本国民族危机的产物;都是受鸦片战争的影响而成书的;都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影响,基本都未付诸实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
    ②《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上,力图挽救清朝的统治,他所主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资政新篇》的作者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目的在于振兴太平天国。同《海国图志》相比,《资政新篇》不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但因种种条件限制,没能实行。

  • 第3题:

    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 是洪仁轩总理朝政作为施政纳领而提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宏大方案。它主张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科技、革新政治,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历史局限性的制约,明显脱离实际而无法实现。

  •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资政新篇》的作者是洪仁玕

    B

    《资政新篇》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也有所涉及

    C

    《资政新篇》在当时社会无法得到实现

    D

    《资政新篇》带有资产阶级色彩


    正确答案: A
    解析:
    B项,《资政新篇》是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仅代表少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的规划,未提及农民迫切要求的土地问题;并且太平天国本身不具备实施资本主义建设方案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加上战争环境的限制,无法实现。

  • 第5题:

    《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政治方面,士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监督官员,改革整政。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崖佣劳动制。(3 分)

  • 第6题:

    试析《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主要内容: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亡国论”、“速胜论”等种种错误观点,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对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情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等进行了分析,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会速胜;敌小我大,中国也不会亡国。敌退步,失道寡助;我进步,得道多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意义:《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影响。

  • 第7题: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此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它实质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中中“均田”等思想的发展与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但它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她所描绘的理想天国,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
    《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
    进步性——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局限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起任何积极作用,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 第8题:

    多选题
    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有()。
    A

    产生的时间不同

    B

    内容不同

    C

    产生的条件不同

    D

    意义不同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C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表现在:产生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太平天国政权建立初期,后者是在太平天国后期;产生的条件不同,前者是为解决土地问题而制定的纲领,后者是为挽救太平天国的危险局面而提出的方案;内容不同,前者只是关于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的原则,后者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意义不同,前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后者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正确答案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