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听觉的基本现象有音高、音响、声音的屏蔽。音高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听觉特性。声音的屏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更多“听觉基本现象”相关问题
  • 第1题:

    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持续时间太长,导致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 )单选

    A. 听觉疲劳
    B. 听觉后像
    C. 听觉适应
    D. 听觉隐蔽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感觉
    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过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两者容易混淆,注意区别。一个声音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的掩蔽]。

  • 第2题:

    当快速行驶的汽车从远处朝向我们行驶,经过我们身边和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到朝向我们时听觉感受加强、声音频率提高,而当远离我们时,我们会感受到听觉感受减弱、声音频率降低。这种现象是

    A.多普勒效应
    B.听觉疲劳现象
    C.听觉适应现象
    D.听觉掩蔽效应

    答案:A
    解析:
    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 第3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和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

    A.病理性适应
    B.音衰变
    C.听觉过敏
    D.重振现象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不易发生适应现象的感觉有()。

    • A、味觉
    • B、听觉
    • C、温觉
    • D、痛觉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基本的听觉现象?


    正确答案: 1.声音的属性。
    2.听觉的适应于疲劳。
    3.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 第6题:

    什么是听觉掩蔽现象?


    正确答案: 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一个可听声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发生困难,前者必须增加强度才能重新听到,这种阈限强度增加的过程和强度增加的量就叫声音的掩蔽效应。要听的声音叫做被掩蔽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叫掩蔽音,影响掩蔽效果的有频率、强度等因素。听觉掩蔽包括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 第7题:

    什么是听觉适应的掩蔽现象(效应)


    正确答案: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 第8题:

    单选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A

    病理性适应

    B

    音衰变

    C

    重振现象

    D

    听觉过敏

    E

    复响现象


    正确答案: A
    解析: 听觉器官在高强声持续刺激后出现的听敏度下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在声刺激的持续过程中产生的短暂而轻微的听力减退,即响度感随声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现象,称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通称音衰变。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病理性适应。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听觉基本现象

    正确答案: 听觉的基本现象有音高、音响、声音的屏蔽。音高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听觉特性。声音的屏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听觉基本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2)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听觉掩蔽现象?

    正确答案: 听觉掩蔽指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一个声音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减弱的现象。一个可听声由于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发生困难,前者必须增加强度才能重新听到,这种阈限强度增加的过程和强度增加的量就叫声音的掩蔽效应。要听的声音叫做被掩蔽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叫掩蔽音,影响掩蔽效果的有频率、强度等因素。听觉掩蔽包括三种情况:纯音掩蔽、噪音掩蔽以及噪音与纯音对语言的掩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电话通信的基本要求()。
    A

    声音响度足够大

    B

    要有适当的清晰度

    C

    减少听觉疲劳

    D

    清除声音的掩蔽现象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 )。
    (A)听觉适应 (B)声音掩蔽
    (C)听觉对比 (D)听觉疲劳


    答案:B
    解析:

  • 第14题:

    对呈现的较弱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影响的现象是

    A.多普勒效应
    B.听觉疲劳现象
    C.听觉适应现象
    D.听觉掩蔽效应

    答案:D
    解析:
    当声源相对于声波的传播媒质而运动、观察者(或听者)相对于媒质而运动或声源和观察者之间以及与媒质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会感受到声源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的实际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当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强度水平时,持续暴露在这样的强刺激环境中就会引起听觉感受阈限值提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现象。听觉适应是当听觉器官接受一定强度的声音刺激持续一段时间(一般3—5分钟)导致听觉阈限下降,而当听觉绝对阈限下降到一定的水平后就稳定在这一个水平上下,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现象。对呈现的较弱声音的听觉感受受到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是听觉掩蔽现象。

  • 第15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A.重振现象
    B.病理性适应
    C.音衰变
    D.复响现象
    E.听觉过敏

    答案:B
    解析:
    听觉器官在高强声持续刺激后出现的听敏度下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在声刺激的持续过程中产生的短暂而轻微的听力减退,即响度感随声刺激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现象,称为听觉适应。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通称音衰变。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病理性适应。

  • 第16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和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 A、病理性适应
    • B、音衰变
    • C、听觉过敏
    • D、重振现象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电话通信的基本要求()。

    • A、声音响度足够大
    • B、要有适当的清晰度
    • C、减少听觉疲劳
    • D、清除声音的掩蔽现象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及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 A、病理性适应
    • B、音衰变
    • C、重振现象
    • D、听觉过敏
    • E、复响现象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听觉的基本现象。

    正确答案:
    听觉是由声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产生的。听觉的基本现象有:
    (1)音高
    音高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频率不同,人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音乐的音高一般在50~5000赫兹之间,言语的音高一般在300~500赫兹之间。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16赫兹是人的音调的下阈。20000赫兹是人的音调的上阈。当频率约为1000赫兹、响度超过40分贝时,人耳能觉察到的频率变化范围为0.3%。也就是说,人耳能够分辨1000赫兹与1003赫兹两种音调的差别。这是音调的差别阈限。
    (2)音响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测量音响的单位是贝尔(Bel)或分贝(dB)。对人来说,音响的下阈为0分贝,它的物理强度为0.0002达因/平方厘米。上阈约130分贝,它的物理强度约为下阈时物理强度的100万倍。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例如,在一间安静的房屋内,可以听到闹钟的滴答声、暖气管内的水流声、电冰箱的马达声,而在人声嘈杂的室内或马达轰响的厂房内,上面这些声音就被掩蔽了。研究发现,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频率相差越远,受到的掩蔽作用就越小。频率太近,产生拍音。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也增加。当掩蔽音强度很小时,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较小,掩蔽音的强度增加,掩蔽作用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下列对听觉适应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听觉适应时间短

    B

    听觉适应恢复慢

    C

    听觉适应时间长

    D

    听觉适应恢复快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叫听觉适应。听觉适应所需的时间短,恢复也很快。如果声音较长时间持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的显著降低,则称为听觉疲劳。听觉疲劳需要声音作用停止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如果听觉疲劳经常性发生,会造成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听觉适应的掩蔽现象(效应)

    正确答案: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神经性聋时,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现象在程度和速度上均超过正常范围称为
    A

    病理性适应

    B

    音衰变

    C

    听觉过敏

    D

    重振现象

    E

    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
    A

    听觉适应

    B

    声音掩蔽

    C

    听觉对比

    D

    听觉疲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