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女战士甲,现年23岁,与现年25岁的美籍华人乙持必要的证件,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认定其 ()。A、符合结婚条件,准予登记B、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C、经武警部队批准,可以准予登记D、经美驻华大使馆批准,可准予登记

题目

武警女战士甲,现年23岁,与现年25岁的美籍华人乙持必要的证件,申请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认定其 ()。

  • A、符合结婚条件,准予登记
  • B、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
  • C、经武警部队批准,可以准予登记
  • D、经美驻华大使馆批准,可准予登记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武警女战士甲,现年23岁,与现年25岁的美籍华人乙持必要的证件,”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男现年31岁,某富商之子,虽相貌堂堂且家境优越,但由于自小就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故一直未婚。乙女现年18岁,年轻貌美,一日其通过“摇一摇”结识甲男。两人迅速坠人爱河并相约结婚。甲男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此时精神正常),答应婚后赠与乙女房子一套,乙女欣然应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结婚乃男女双方所缔结的身份契约,甲男乙女均已年满18周岁,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婚有效
    B.甲男不可以与乙女结婚,且乙女尚未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C.甲男虽可以与乙女结婚,但甲男答应赠与房子给乙女的行为无效
    D.甲男不能与乙女结婚。因为甲男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是限制行为能力人

    答案:B
    解析:
    乙虽然已经年满18周岁,但结婚与一般法律行为不同。《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本题中乙女尚未达到法定婚龄,因此A选项错误。尽管甲为间歇性精神病人,但该疾病并非《婚姻法》第7条规定的不得结婚的疾病,且其结婚时精神正常。甲男不能与乙女结婚的原因在于乙女未达法定婚龄,而非由于甲男系限制行为能力人,C、D选项错误。甲赠与乙房屋的行为虽然有效,但因为房屋尚未办理过户登记,因此乙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B选项正确。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 第2题:

    (2017年)甲公司2017年6月20日销售一批价值5000元(含增值税)的商品给乙公司,乙公司于次日开具一张面值5000元,年利率8%、期限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因资金周转需要,于2017年8月20日持该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年利率为12%,则甲公司该票据的贴现额是(  )元。

    A.5100
    B.5099
    C.5049
    D.4999

    答案:C
    解析:
    甲公司该票据的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5000×(1+8%×3/12)-5000×(1+8%×3/12)×12%×1/12=5049(元)。

  • 第3题:

    高一学生甲现年15周岁,帮助社会人员乙盗窃学校财务室3万元,又挑拨高三学生丙(现年18周岁)敲诈勒索校外小吃店6000多元,还唆使同班同学丁(现年15周岁)抢劫女生手机价值1600余元。后来在和初二学生戊(13周岁)绑架一小学生向其家长勒索财物的过程中,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甲构成:()

    A:盗窃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答案:C
    解析:
    【考点】刑事责任年龄与共同犯罪主体。详解:由于甲只有15周岁,仅对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8种严重故意犯罪负刑事责任,排除AB两项。虽然甲和戊不可能构成绑架罪的共犯,但是可以对绑架行为中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评价,即甲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C项正确。考生应特别注意,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的规定,《刑法》第17条第2款中的8种犯罪不是指罪名,而是指8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在法条设计时规定了包容犯,如绑架罪包容了故意杀人行为,强迫卖淫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拐卖妇女、儿童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因此,虽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绑架罪、强迫卖淫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但是对于他们在实施绑架、强迫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行为时有故意杀人、强奸行为的,仍然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强奸罪。

  • 第4题:

    对于每年发生的日常性关联交易,挂牌公司应当在(),对现年度即将发生的关联交易总额进行预计。

    • A、上一年度12月31日之前
    • B、现年度4月30日之前
    • C、披露上一年度报告之前
    • D、现年度6月30日之前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某男,现年22岁,在办理临时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不必要求其出示《兵役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武警女战士周某,现年21周岁,想与美籍华人,现年23岁的赵某结婚。婚姻登记机关认为()。

    • A、他们不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不予登记
    • B、他们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准予登记
    • C、他们经美国驻华大使馆批准,可准予登记
    • D、他们经周某所在部队团级以上机关批准,可准予登记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甲现年15周岁。某晚潜入居民小区盗得1000元财物后随即离开,此时被小区保安乙发现。甲为了抗拒抓捕,将乙打成重伤后逃走。甲的行为()。

    • A、由于甲没有达到法定年龄,因此无罪
    • B、构成故意伤害罪
    • C、构成抢劫罪
    • D、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诊断人格障碍的病程标准是()

    • A、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 B、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1年
    • C、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6岁以上、已持续2年
    • D、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3年
    •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武警女战士周某,现年21周岁,想与美籍华人,现年23岁的赵某结婚。婚姻登记机关认为()。
    A

    他们不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不予登记

    B

    他们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准予登记

    C

    他们经美国驻华大使馆批准,可准予登记

    D

    他们经周某所在部队团级以上机关批准,可准予登记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甲男现年15周岁,得知丙欠其朋友乙5000元赌债,因此,在乙不知的情况下,私自将丙捆绑起来,丙反抗,于是甲男使用暴力将丙打成残废,问:甲的行为性质()。
    A

    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B

    非法拘禁罪

    C

    无罪

    D

    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甲的刑事责任年龄,不负非法拘禁罪之刑事责任;而题中明确表示丙已成残废,应是构成重伤,则甲对其重伤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第11题:

    问答题
    甲(男,现年58岁,农民)婚后共生育了子女7人,即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丙六、丙七共7人。1994年,甲与妻子外出时遭遇车祸,妻子不幸去世,甲也落下残疾,只能勉强生活自理。2001年初,甲又因患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需交住院押金1万元,而7个子女不予分担,且没有安排好如何照料甲的生活,使甲的生活没有着落,身体状况一直恶化。2001年5月,甲起诉至法院,要求子女解决医药费问题,并照料自己的生活 现经法院查明: 1.丙一,男,现年35岁,农民;丙二,女,现年33岁,无业,其爱人虽月收入有650元,但患有脑血栓病,且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有大量外债;丙三,男,现年30岁,工人,离父亲家较远;丙四,女,现年27岁,农民;丙五,男,现年24岁,干部,离父亲家较远;丙六,女,现年20岁,无业;丙七,男,17周岁,在外打工,月收入800元。 2.甲曾经主持为子女分家,几个女儿都没有份额。 3.父亲曾经与他人有通奸行为,致使子女们对他加以鄙视,从而拒绝赡养。 根据案情回答下列案情并说明理由。 对甲的诉讼要求,法院是否应予以支持?

    正确答案: 对甲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以支持,首先,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里,赡养即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亲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即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其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再次,因追索抚养费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调解,也可由经人民法院经诉讼程序处理。
    从本案情况看,甲年龄较大,身体残疾,现又生病住院,显然生活困难,而几个子女拒绝缴纳住院押金,且未安排好甲生活上的照料问题,故对甲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以支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某男,现年22岁,在办理临时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不必要求其出示《兵役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少年甲现年15岁,通过网络聊天认识异地的少女乙,不久即陷入“情网”,经常通过家里电话与乙长途通话,话费4000元,并寄送价值5000元的礼物给乙。并且甲反复拨打国际色情电话,产生1万元巨额话费。后来甲因嫌自用电脑不够先进,影响聊天速度,将之弃于垃圾站。甲的以上民事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是:()

    A:甲利用家庭电话与乙聊天,产生较多电话费
    B:甲赠送礼物给乙的行为
    C:甲拨打国际色情电话,产生巨额话费
    D:甲将自用电脑抛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
    甲15岁,应当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B选项中,甲与乙订立赠与合同的行为,数额较大,应当属于效力待定行为。A、C选项中,甲虽然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此种定型化交易因属于利用生活必要设施而实施,电信企业不可能进行缔约资格的验证,应为有效。而D项的抛弃行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行为能力的欠缺并不导致行为效力待定而是无效。所以只有B当选。

  • 第14题:

    甲公司2017 年6 月20 日销售一批价值5000 元(含增值税)的商品给乙公司,乙公司于次日开具一张面值5000 元,年利率8%、期限3 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甲公司因资金周转需要,于2017 年8 月20 日持该票据到银行贴现,贴现年利率为12%,则甲公司该票据的贴现额是( )元。

    A.5100
    B.5099
    C.5049
    D.4999

    答案:C
    解析:
    甲公司该票据的贴现额=票据到期值-贴现息
    =5000×(1+8%×3/12)-5000×(1+8%×3/12)×12%×1/12=5049(元)。

  • 第15题:

    甲、乙系夫妻,育有一子,现年3岁。婚后甲和乙共同购买了一套房屋,双方未约定该房屋的归属。该房屋属于( )


    A.夫妻共同共有

    B.夫妻按份共有

    C.家庭共同共有

    D.家庭按份共有

    答案:A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夫妻共同财产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夫妻另有约定之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于共同财产,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的权利。

  • 第16题:

    2001年元月,甲欲收养同胞兄弟乙的女儿为养女,其收养关系可能因下列哪些原因而无效?()

    • A、甲已有子女
    • B、甲与丙之间的收养关系没有到民政部门登记
    • C、甲现年29岁
    • D、甲与丙的年龄相差不足40岁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甲、乙二人是好友,现年均为17岁,甲已经参加工作,乙还在高中读书。乙继承了巨额遗产,欲委托甲投资,遂与甲订立合同,约定乙出资5万元,委托甲投资,投资所得收益甲可取得20%。关于此合同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

    • A、甲、乙的父母均追认时,合同有效
    • B、乙的父母追认时,合同有效
    • C、甲可催告乙的父母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如到期乙的父母未作表示,则合同生效
    • D、在乙的父母追认之前,甲有权撤销合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甲,现年71岁,因嫖娼被查获,对甲应当()。

    • A、不予处罚
    • B、不给予拘留处罚
    • C、裁决行政拘留但不执行
    • D、可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甲男现年15周岁,得知丙欠其朋友乙5000元赌债,因此,在乙不知的情况下,私自将丙捆绑起来,丙反抗,于是甲男使用暴力将丙打成残废,问:甲的行为性质()。

    • A、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 B、非法拘禁罪
    • C、无罪
    • D、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挂牌公司于9月30日披露了未经审计的三季报,且于10月12日审议权益分派方案的,则权益分派依据的财务数据基准日为()。

    • A、上年度12月31日
    • B、现年度6月30日
    • C、现年度9月30日
    • D、现年度12月31日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单选题
    甲、乙二人是好友,现年均为17岁,甲已经参加工作,乙还在高中读书。乙继承了巨额遗产,欲委托甲投资,遂与甲订立合同,约定乙出资5万元,委托甲投资,投资所得收益甲可取得20%。关于此合同的效力,正确的说法是:()
    A

    甲、乙的父母均追认时,合同有效

    B

    乙的父母追认时,合同有效

    C

    甲可催告乙的父母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如到期乙的父母未作表示,则合同生效

    D

    在乙的父母追认之前,甲有权撤销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合同法》的规定相对于《民法通则》来讲,属于特别规定。因此,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要加以区分,如果是合同行为,则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效力待定;此时须经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可以产生效力。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委托甲进行投资的合同在其父母追认时有效。

  • 第22题:

    问答题
    甲(男,现年58岁,农民)婚后共生育了子女7人,即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丙六、丙七共7人。1994年,甲与妻子外出时遭遇车祸,妻子不幸去世,甲也落下残疾,只能勉强生活自理。2001年初,甲又因患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需交住院押金1万元,而7个子女不予分担,且没有安排好如何照料甲的生活,使甲的生活没有着落,身体状况一直恶化。2001年5月,甲起诉至法院,要求子女解决医药费问题,并照料自己的生活 现经法院查明: 1.丙一,男,现年35岁,农民;丙二,女,现年33岁,无业,其爱人虽月收入有650元,但患有脑血栓病,且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有大量外债;丙三,男,现年30岁,工人,离父亲家较远;丙四,女,现年27岁,农民;丙五,男,现年24岁,干部,离父亲家较远;丙六,女,现年20岁,无业;丙七,男,17周岁,在外打工,月收入800元。 2.甲曾经主持为子女分家,几个女儿都没有份额。 3.父亲曾经与他人有通奸行为,致使子女们对他加以鄙视,从而拒绝赡养。 根据案情回答下列案情并说明理由。 法院处理此案时应注意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法院处理此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赡养扶助的方式,可以是和老人共同生活直接履行抚养义务,也可以是提供老人的生活费用;
    第二,子女不止一人时,应根据条件好的多负担,条件差的少负担的原则,共同履行义务;
    第三,在确定赡养费数额时,应考虑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经济负担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甲(男,现年58岁,农民)婚后共生育了子女7人,即丙一、丙二、丙三、丙四、丙五、丙六、丙七共7人。1994年,甲与妻子外出时遭遇车祸,妻子不幸去世,甲也落下残疾,只能勉强生活自理。2001年初,甲又因患病在医院住院治疗,需交住院押金1万元,而7个子女不予分担,且没有安排好如何照料甲的生活,使甲的生活没有着落,身体状况一直恶化。2001年5月,甲起诉至法院,要求子女解决医药费问题,并照料自己的生活 现经法院查明: 1.丙一,男,现年35岁,农民;丙二,女,现年33岁,无业,其爱人虽月收入有650元,但患有脑血栓病,且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有大量外债;丙三,男,现年30岁,工人,离父亲家较远;丙四,女,现年27岁,农民;丙五,男,现年24岁,干部,离父亲家较远;丙六,女,现年20岁,无业;丙七,男,17周岁,在外打工,月收入800元。 2.甲曾经主持为子女分家,几个女儿都没有份额。 3.父亲曾经与他人有通奸行为,致使子女们对他加以鄙视,从而拒绝赡养。 根据案情回答下列案情并说明理由。 义务人是否可以因为分家时没有自己的份额,或者因甲曾经有通奸行为而拒绝对甲的赡养扶助?

    正确答案: 义务人无权拒绝对甲的赡养。
    因为,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是法定的,除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下,这种赡养扶助义务都是不能免除的。因此,不能因为父亲曾经有通奸行为,或者分家时没有自己的份额就拒绝履行赡养扶助义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