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题:
“这个被告有些亲属不是证人”与“这个被告有些亲属是证人”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第2题:
“如果被告是故意犯罪,那么,应受到刑罚处罚。某甲不是故意犯罪,所以,某甲不应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滞正确?为什么?
第3题:
“如果某甲犯了贪污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第4题:
违法行为最本质的特征是()。
第5题:
"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没贪污,所以,老李不应受法律制裁。" 这一个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
第6题:
下列推理中有效的是()
第7题:
如果贪污,那么犯法;某甲没贪污,所以他没犯法
如果贪污,那么犯法;某甲犯法,所以他贪污
只有犯法,才应受法律制裁;某甲不应受法律制裁,所以他没有犯法
只有犯法,才应受法律制裁;某甲应受法律制裁,所以他犯法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只有犯了罪,才会受到刑罚的处罚;这个被告犯了罪,所以,这个被告会受到刑罚处罚。” 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第14题:
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分析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说明其违反什么逻辑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 1、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老李贪污。 2、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没贪污,所以老李不应受法律制裁。 3、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第15题:
“所有的被告都是罪犯”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第16题:
如果某甲是强奸犯,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现已知某甲不是强奸犯,所以某甲不应受到法律制裁。
第17题:
“有的被告是有罪的,既然某甲不是被告,因而某甲不是有罪的”,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的逻辑错误。
第18题:
生活中有这种现象:若不开发票,商家就给优惠,若开发票,买家就要多付钱。商家的行为()
第19题:
主观存在过错
应受法律制裁性
违法性
社会危害性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