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第1题:
在网络机制下,读者的批评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创作:读者往往可以通过()的方式间接介入文本的形成。
A. 阅读
B. 欣赏
C. 批评
D. 接受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
解析:因为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第3题:
儿童小说就是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审美趣味的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小说。
A、阅读能力
B、接受能力
C、创新能力
D、写作能力
第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5题:
如何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第6题:
儿童文学是专为()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第7题:
试列出被称为中国当代少年儿童小说创作的“五虎大将”的姓名,并说出他们各自的一部代表作。
第8题:
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在创作上有哪些异同?他们为捷克音乐做出了哪些贡献?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少年儿童小说的主题应该积极向上
少年儿童小说的情节发展应该迅速快捷曲折生动,不可拖沓、冗长
少年儿童小说只刻画和塑造少年儿童形象,性格特征要鲜明突出
少年儿童小说的语言要准确、形象、生动、规范,要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水平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范例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他们能够理解和愿意接受的,但有时候可以高于他们的水平
B.教师提供给幼儿模仿的范例应该有一定的标准
C.范例应该有学习和欣赏的价值
D.范例应该有美感
第14题:
儿童电影是立足于培养未来一代的需要为满足少年儿童的(),专为他们创作拍摄的,适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影片。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社会需要
D、个人需要
第15题:
A.儿童故事
B.儿童诗
C.童话诗歌
D.幼儿诗歌
第16题:
A、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
B、引导儿童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物品和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对这类形象感兴趣。
C、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
第17题:
根据小班(或者大班、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如何选择适合他们的儿童诗歌散文作品?
第18题:
学前儿童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最自然、最重要的途径是()
第19题:
下列关于少年儿童小说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跟随音乐做动作
观看与他们所欣赏音乐一致的视觉艺术作品
感受与他们所欣赏音乐一致的文学艺术作品
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第22题:
第23题:
阅读能力需要培养
要鼓励孩子多提问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不要占用孩子游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