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到“美德即知识”,体现了()
第1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第2题:
苏格拉底哲学探索的指南是()
第3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内涵是()
第4题:
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中心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第5题:
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泉。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第6题:
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古希腊名言中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是()
第7题:
黑格尔说:“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思维的人。”黑格尔这里所指的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第8题: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第9题: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第10题:
苏格拉底力倡“知德合一”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第11题: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第12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美德即知识”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第13题:
我们把智者运动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主要是因为()
第14题: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第15题:
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第16题: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第17题:
使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哲学家,其最有价值的论断是()
第18题:
下列名言哪一句最能体现古希腊哲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第19题:
智者学派名言的是()
第20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种理论是()
第21题: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第22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麽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第23题:
柏拉图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