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第1题: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A.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的作用
B.注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导致对斯大林个人的崇拜达到严重程度
D.成为战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
第2题: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
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3题:
第4题:
斯大林认为,对外扩张、瓜分世界是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重要标志。
第5题:
()标志教育评价理论形成
第6题: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①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斯大林的个人因素③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④苏联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
第7题:
布坚科认为:“由于(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历史性建设新社会的特点,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式的,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所预见的社会主义。”该观点()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目标分类的出现
泰勒模式的提出
CSE模式的出现
科举制
第12题:
斯大林模式严重违背了苏联国情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因素
高度集权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
第13题: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评价:
(1)斯大林模式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一建设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发挥了巨大作用,斯大林通过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2)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3)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要求,从长远看,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14题:
第15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第16题: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第18题: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的尝试,这一时期的改革()
第19题:
苏联东欧的失败是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失败,等于社会主义失败了。
第20题:
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21题:
是具有开创性的探索
是浅层次的,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
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
第22题:
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斯大林的逝世
第23题: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