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第1题:
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第2题:
同平章事在()以后被看做是宰相与朝官。
第3题: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第4题: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第5题:
宋朝时期,宰相有任命谏官的权力
第6题:
宋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每以谏官兼领御史之职,导致()的产生。
第7题: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宋代
元代
唐代
明代
第10题:
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其职权
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弹劾和谏诤并存
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
皇帝间接控制台谏官
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第13题:
在()以后,同平章事被认为是宰相和朝官。
第14题:
每个朝代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形式,唐代以唐诗著称,宋代和元代以()和()著称。
第15题: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入了唐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16题:
下面哪一项是宋代台谏官的消息渠道:()
第17题:
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监察制度具有()的特点。
第18题: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第19题:
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第20题:
御史中丞
侍御史
言谏御史
给事中
第21题:
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第22题:
元代
唐代
明代
宋代
第23题: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