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题目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D.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此项改革的用意是削弱宰相的相权,A、B两项是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C项是削弱中央将领军权,D项正是将相权分割的措施,故D项符合题意。
更多“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净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 A、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 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
    • D、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正确答案:D

  • 第4题: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 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 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 D、清初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宋朝门下省的主要秘书部门及各自职责。


    正确答案: 通进司-隶给事中,负责收受三省,枢密院,六曹,各寺,监百司的符牒,文武近臣的表疏,以及银台司收受的各地的章奏案牍,具事目后进呈皇帝。皇帝批示后,由它颁布。它是中央政府处理文书的总枢纽。银台司-掌抄录天下奏状案牍事务,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以纠正其违失,监督其执行,以防文书积压章奏房-负责收受天下章奏案牍送交通进司。封驳房-掌文书的审议,封驳。发敕司-掌收受中书省,枢密院交付的宣,敕,登记后颁发。进奏院-其具体职掌为:摘录地方送京文书章奏事由,报告门下省,如是案牍及申禀文书,则直接投送有关省司;收受发往地方的诏敕;三省,枢密院的宣,六曹,寺,监百司的符牒并转送给地方;将中书省检正,枢密院检祥的每月将颁行事状抄报各地,以交流信息,让地方了解朝廷政务的情况。

  • 第6题:

    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参与朝廷决策,但其对决策所承担的责任与尚书、中书二省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谏官在秦汉为加官,无定员。曹魏设侍中寺作为专门的言谏机构,设侍中四人。因侍中寺官员常随天子左右,参与国家政务机要机会较多,故在西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

    • A、尚书省
    • B、中书省
    • C、门下省
    • D、御史台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 B、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 C、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 D、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A

    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B

    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C

    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D

    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A

    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

    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C

    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

    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监察制度具有()的特点。
    A

    弹劾和谏诤并存

    B

    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

    C

    皇帝间接控制台谏官

    D

    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唐代三省的“运行程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敕谏议大夫论事,自今后不须令宰相先知。”乾元二年(759年)又规定“两省谏官十日一上封事。”这些规定体现了()

    • A、谏官主要职能是监督宰相
    • B、谏官谏议权不断增强
    • C、谏官隶属尚书、门下两省
    • D、谏官地位相当于宰相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入了唐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唐初重视法律制度建设
    • B、唐初明确划分官员职责
    • C、唐初重视选官制度建设
    • D、唐初注重监察制度建设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简述宋朝门下省的主要秘书部门及各自职责


    正确答案: 通进司-隶给事中,负责收受三省,枢密院,六曹,各寺,监百司的符牒,文武近臣的表疏,以及银台司收受的各地的章奏案牍,具事目后进呈皇帝。皇帝批示后,由它颁布。它是中央政府处理文书的总枢纽。银台司-掌抄录天下奏状案牍事务,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以纠正其违失,监督其执行,以防文书积压。
    章奏房-负责收受天下章奏案牍送交通进司。封驳房-掌文书的审议,封驳。
    发敕司-掌收受中书省,枢密院交付的宣,敕,登记后颁发。进奏院-其具体职掌为:摘录地方送京文书章奏事由,报告门下省,如是案牍及申禀文书,则直接投送有关省司;收受发往地方的诏敕;三省,枢密院的宣,六曹,寺,监百司的符牒并转送给地方;将中书省检正,枢密院检祥的每月将颁行事状抄报各地,以交流信息,让地方了解朝廷政务的情况。

  • 第17题:

    宋代的“两府”指的是下面哪一项:()

    • A、门下省和皇帝
    • B、中书省和皇帝
    • C、中书省和枢密院
    • D、宰相和皇帝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隋唐五代宋时期的监察制度具有()的特点。

    • A、弹劾和谏诤并存
    • B、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
    • C、皇帝间接控制台谏官
    • D、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正确答案:B,D

  • 第19题: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谏官在秦汉为加官,无定员。曹魏设侍中寺作为专门的言谏机构,设侍中四人。因侍中寺官员常随天子左右,参与国家政务机要机会较多,故在西晋时期逐渐发展成为()。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御史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宋代的“两府”指的是下面哪一项:()
    A

    门下省和皇帝

    B

    中书省和皇帝

    C

    中书省和枢密院

    D

    宰相和皇帝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宋代的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正宰相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A

    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以牵制其职权

    B

    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权大部收归中央

    C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里

    D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