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统计数据为1∶1的有(等位基因A、a和B、b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①由A和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子一代测交的结果②由B和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中形成子二代时的配子类型比③两对相对性状(AAbb)产生配子的种类④对AaBB测交的结果⑤aaBb与Aabb杂交的结果
第1题:
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同源区段)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是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2题: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后代中纯合体占总数的()。
第3题: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第4题: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F2代基因型比率为:()。
第5题: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个体杂交,后代产生3:1的条件是什么?
第6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第7题: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的组合选项是:()
第8题: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第9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纯合高茎紫花豌豆(DDRR)和矮茎白花豌豆(ddrr)为亲本杂交,F1自交获得F2。已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基因D和R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第10题:
第11题:
1/16
1/8
1/2
1/4
第12题:
第13题: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第14题:
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15题:
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
第16题:
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的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甲乙为一对相对性状,丙丁为另一对相对性状。性状为甲丙的母本与性状为乙丁的父本杂交,后代性状为甲丙:乙丁=1: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能是()。
第18题:
小麦的抗锈病与染锈病为一对相对性状,由T、t基因控制;易倒伏与抗倒伏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D、d基因控制。T与t、D与d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让抗锈病易倒伏小麦自交,后代出现了染锈病抗倒伏的小麦,请从理论上分析:与亲本不同的性状个体中,其中为纯合体占()。
第19题:
家兔的黑毛和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4种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第20题: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证据是()
第21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纯合高茎紫花豌豆(DDRR)和矮茎白花豌豆(ddrr)为亲本杂交,F1自交获得F2。已知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分析回答F2的矮茎紫花豌豆中杂合子的几率是()。
第22题:
3:1
1:2:1
2:1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