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沃森和克里克
更多“遗传分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由()提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命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它们是单螺旋、双螺旋,还是三螺旋的分子结构()

    • A、单螺旋分子结构
    • B、双螺旋分子结构
    • C、三螺旋分子结构
    • D、线型分子结构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的建立,为人类探索生命甚至改变生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标准着遗传学走向了分子生物学。

    • 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B、DNA分子结构
    • C、生物进化论

    正确答案:A

  • 第3题: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和()提出的。


    正确答案:沃森;克里克

  • 第4题:

    1953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遗传物质(基因)贮存在DNA结构之中,由此开辟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

    • A、孟德尔
    • B、沃森和克里克
    • C、摩尔根
    • D、阿尔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于()年提出的。


    正确答案:Watson-Crick;1953

  • 第6题:

    列述DNA双螺旋结构要点,并说明该螺旋模型提出的意义。


    正确答案: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有:
    (1)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相缠绕形成右手螺旋;
    (2)每圈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
    (3)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戊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
    键相连,形成螺旋的骨架;
    (4)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沟,一大
    一小;
    (5)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
    该螺旋提出的意义:直接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引发了人类对生物遗传性了解的一场革命。

  • 第7题: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背景:20世纪上半叶,数理学科进一步渗入生物学,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也就成为数理学科与生物学之间的桥梁。数理学科的渗入不仅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思想方法,而且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实验方法。 依据:已知核酸的化学结构知识;E.Chargaff发现的DNA碱基组成规律;M.Wilkins和R.Franklin得到的DNA X射线衍射结果。此外,W.T.Astbury对DNA衍射图的研究以及L.Pauling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也都有启发作用。

  • 第8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的标志。


    正确答案:分子生物学诞生

  • 第9题:

    问答题
    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背景:20世纪上半叶,数理学科进一步渗入生物学,生物化学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也就成为数理学科与生物学之间的桥梁。数理学科的渗入不仅带来了新的理论和思想方法,而且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和实验方法。 依据:已知核酸的化学结构知识;E.Chargaff发现的DNA碱基组成规律;M.Wilkins和R.Franklin得到的DNA X射线衍射结果。此外,W.T.Astbury对DNA衍射图的研究以及L.Pauling提出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也都有启发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于()年提出的。

    正确答案: Watson-Crick,195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生命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核酸,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它们是单螺旋、双螺旋,还是三螺旋的分子结构()
    A

    单螺旋分子结构

    B

    双螺旋分子结构

    C

    三螺旋分子结构

    D

    线型分子结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由()和()提出的。

    正确答案: 沃森,克里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盘绕,呈右手螺旋;碱基位于螺旋内部,磷酸与糖在外侧,核苷酸间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DNA分子骨架;分子表面有两条螺旋凹槽,根据宽窄深浅分称大沟和小沟。

  • 第14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进行研究,提出了DNA分子的()

    • A、元素组成
    • B、基本组成单位
    • C、化学组成
    • D、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试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反向平行双股螺旋
    ②磷酸和脱氧核酸位于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位于内侧,以氢键相连
    ③嘌呤=嘧啶,A与T配对G与C配对。

  • 第16题:

    ()于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标志分子遗传学的开始。

    • A、Jaco和Momod
    • B、Watson和Crick
    • C、Khorana和Holley
    • D、Avery和McLeod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DNA由两条平行的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绕一假想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且两条链走向相反;其骨架是由交替出现的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构成,位于双螺旋外侧;碱基平面位于双螺旋中央,并垂直于戊糖环;两条链同一水平上的一对碱基按“碱基配对原则”以氢键配对连接;10个碱基对上旋一圈。维持该结构的作用力为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 第18题: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最初是由哪两位科学家构建的?


    正确答案: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最初是由沃森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的。

  • 第19题: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②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发现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和()于()年提出的。


    正确答案:Watson;Crick;1953

  • 第21题:

    单选题
    1953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遗传物质(基因)贮存在DNA结构之中,由此开辟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
    A

    孟德尔

    B

    沃森和克里克

    C

    摩尔根

    D

    阿尔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的标志。

    正确答案: 分子生物学诞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列述DNA双螺旋结构要点,并说明该螺旋模型提出的意义。

    正确答案: 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有:
    (1)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相缠绕形成右手螺旋;
    (2)每圈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苷酸之间的夹角是36°;
    (3)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戊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
    键相连,形成螺旋的骨架;
    (4)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沟,一大
    一小;
    (5)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
    该螺旋提出的意义:直接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引发了人类对生物遗传性了解的一场革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