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河南理工大学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后,组团出访了哪些国家和学校?”相关问题
  • 第1题:

    河南理工大学有哪些民度党派基层组织?


    正确答案:有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等5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

  • 第2题: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机构的设置,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和变化?


    正确答案: 1922年(民国十一年),福中矿务大学时期,曾设《河南矿学会》,“以研究矿业学术,代办矿务工程,发展河南为主要工作”,曾为河南煤矿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在国内矿业界有很大影响。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学校几经变迁而中止。1960年建立了“煤炭科学研究所”和电子技术、半导体2个研究室,1978—1982年学校设有3个研究室到1988年先后成立了沉积矿产等10个院级研究室。1995年,为适应科研面向经济主战场的需要,实现跨学科的组合,学院对科研机构进行了调整,研究室提升为研究所,全院设化石燃料等13个研究所,其中化石燃料和瓦斯地质研究所为学院直管,其余为院系共管。1998年,依据《焦作工学院院属研究所管理暂行条例》,将原13个研究所调整为10个研究所。院级研究所根据学科划分挂靠在有关系部具体领导,科研处负责日常业务协调,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随着师资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河南理工大学目前校级研究所以达20所。

  • 第3题:

    河南理工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大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20年代福中矿务大学时期,主要以调研项目为主,曾对我国矿业起到了指导和奠基的奠基阶段;
    二是学校重建初期,在教育革命中结合生产劳动进行的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1965年开始承担省、部下达的科研项目,‚文革‛中虽时有中断,但科技人员排除干扰,潜心研究,以WG—ZL型立井混凝土喷射机组研制、实验成功,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为标志的起步阶段;
    三是全国科学大会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承担国家、省(部)厅(局)各级纵向科技项目,和地方政府以及企、事业委托的横向科技项目。在项目的级别、数量、经费等方面逐年增加和提高,并逐渐形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的优势研究领域,不少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并得到推广蓬勃发展阶段。目前河南理工大学正在向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涉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等高新技术方面挺进。

  • 第4题:

    河南理工大学近二年聘请外籍语言教师多少名,来自哪些国家?


    正确答案:2005年聘请外籍语言教师21人,(其中日语4人,英语17人);2006年聘请外籍语言教师23人(其中日语4人,英语19人)。他们分别来自日、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6个国家。

  • 第5题:

    河南理工大学校史馆建于何年,陈列展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995年开始筹建,1999年建成,校史馆占地面积113m2,校史陈列分“历史上的焦作工学院”和“前进中的焦作工学院”两部分。展板面积207m2,共展出历史文献10件,照片406张,上级领导题词12幅,以生动、直观、立体的凝练形象展示了焦作工学院90年的办学光辉历程。进入新世纪以后,对学校的重要事件虽有所补充,但因展板面积限制,已不能反映学校目前的发展现状,新的校史馆正在筹措之中。

  • 第6题:

    河南理工大学何时建立并实施了特聘组织员制度,其做法和效果如何?


    正确答案: 河南理工大学从2004年起建立并实施了特聘组织员制度,其具体做法是:选聘一批政治理论水平高、人格品行好、教业精神强,对党忠诚、党务经验丰富,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身体状况良好的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特聘组织员,每个院(系)2~3人,主要协助院(系)党委(党支部)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为加强对特聘组织员的管理,建立了特聘组织员工作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学习培训工作经验交流制度。
    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特聘组织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特殊的影响力,增强了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使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截止到2006年8月,河南理工大学共有学生党员5351名,占在校学生的28.74%。河南理工大学实施特聘组织员制度的经验,得到省高校工委的肯定,并在河南省第14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 第7题:

    目前河南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机构有哪些?


    正确答案: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级安全生产培训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 第8题:

    学校易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后,校党委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制定了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条例等相关制度,使处、科级干部的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制定了《关于落实校级领导对分管单位处级领导班于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的意见》,强化了校级领导对分管部、处和联系院(系)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责任,使抓工作与带队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建立并实施了处、科级干部和院(系)党政办公室主任假期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整体稳定,个别调整”的原则,创新领导干部选任方式,通过公开选拔和个别调转的方式,选拔了部分优秀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改进科级干部选任方式,选拔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充实了科级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了处、科级干部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 第9题:

    焦作煤矿学校和郑州煤炭工业学院,何时并入河南理工大学?


    正确答案:二者分别于1959年和1961年并入河南理工大学。

  • 第10题:

    河南理工大学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前后,第三次修订的《河南理工大学引进和稳定人才暂行办法》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是什么?《暂行办法》实施后,河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指导思想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按照“留住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急需人才”的方针,正确处理选才与设岗、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人才引进与人才使用的关系。
    《暂行办法》实施后,2003—2006年,共引进各类人才人。其中工程院士、双聘院士6人,省特聘教授8人,博士人,硕士人,其他人,加上原有教师学位和职称的提升,使学校师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124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以上学位者506人,占教师总数的52%,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1人,省特聘教授8人,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8人,还外聘5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担任兼职教授。

  • 第11题:

    2004年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后2年,即2006年学习硕士点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正确答案: 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了师资建设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学科相互渗透、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硕士点建设取得了喜人的进步。截至2006年,二级学科硕士点达到48个,比2004年更名时增加了27个硕士点

  • 第12题:

    河南理工大学与法国里尔联合科技大学校际合作关系发展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1991年开始在地质领域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两校签定了第一期校际科技合作协议后,1996—2003年,法国里尔联合科技大学先后派遣19名学生到河南理工大学实习和锻炼,河南理工大学1名教师赴法研究,2005年河南理工大学组团出访里尔联合大学,签署了两校今后5年的合作协议及关于教师和学生交换、两校交流备忘录;确立了下一阶段科研合作课题;商定了互派留学人员的优惠条件和选派办法。

  • 第13题:

    河南理工大学的实习工作大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解放前,主要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知名矿场进行参观考察实习;解放后,除了在自建的实习基地实习外,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如50—60年代初,主要结合生产劳动实习,70年代主要以生产任务带实习,80—90年代主要到学校董事会董事单位、结合科研或技术服务、产学研三结合基地等进行实习。进入21世纪,学校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校内实习基地6个,校外实习基地96个,分布在北京、湖北、河南3省市13个地市96个单位。

  • 第14题: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已成为哪些期刊机构的成员?


    正确答案: 已成为CSTA、《矿业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的统计源、引文源或期刊成员。

  • 第15题:

    河南理工大学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前,历任党委书记是谁?


    正确答案:谭源、邓英、齐齐、党若平、樊道远、宋之春、罗开顺、石廷轩、袁世鹰。

  • 第1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理工大学何年重建,重建时的校名是什么?


    正确答案:1958年重建,重建时的校名是焦作矿业学院。

  • 第17题:

    河南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何年建立?


    正确答案:据校史记载,河南理工大学早在1931年(民国20年)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就建有共青团组织。

  • 第18题:

    河南理工大学校歌是哪年由谁作词、谱曲的,其歌词是什么?


    正确答案:1935年(民国24年)春,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李修敏作词,作曲家张洪岛谱曲。其歌词是“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厚深流自远,物阜民用丰,山葱葱,水溶溶,努力、努力、行建天同功”。

  • 第19题:

    河南理工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先后曾获得哪些殊荣?


    正确答案:2002和2004年两次被评为河南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

  • 第20题:

    河南理工大学重建后,什么时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


    正确答案:1995年4月

  • 第21题:

    河南理工大学易名为焦作工学院后,聘请外籍语言教师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先后聘请美籍英语教师20人,日籍日语教师8人

  • 第22题:

    河南理工大学的名誉校长是谁?


    正确答案:是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原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地矿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秘书长、中共中央委员朱训。

  • 第23题:

    国家教育部批准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是何年何月?


    正确答案:200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