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第1题:
《大学》中“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句话指的是修养自身品德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第2题:
下列哪一项是孔子对“政”的解释?()
第3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出自()。
第4题:
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此话的意图是()
第5题:
下列哪些是古人关于正己的理解()
第6题:
曲线半径越大,其正矢越大,反之,则正矢越小。
第7题:
正其心
惩其心
惩其身
正其身
第8题:
诸葛亮
颜真卿
欧阳修
王世贞
李哲玄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平天下
正其心
诚其意
修其身
第11题:
第12题:
子帅以正,熟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政者,正也
恒称其君之恶者
第13题: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这是我国古代名人()的名言。
第14题:
《大学》中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第15题:
阅读《大学》的节选段落,回答问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请谈谈你对文中“意诚”的理解。
第16题:
翻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8题:
第19题: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尔容,听必恭
第20题:
《论语》
《春秋》
《大学》
《左传》
第21题: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第22题:
奋第
奋弃
忿惕
负第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