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初,七月既望”,请问“既望”指什么日子?
第1题:
“七月既望”句中的“既望”是()
第2题: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
第3题: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其中,“既望”指的是
第4题:
解释括号里的词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第5题:
《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
第6题: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
第7题:
农历每月初一
农历每月十五
农历每月十六
农历每月月底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农历十六日
农历十五
农历初一
农历三十
第11题:
第12题: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第13题:
七月既望。“既望”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4题:
“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有”通();“壮月”指阴历();“既望”指()。
第15题:
苏轼的《赤壁赋》中提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指哪一天?()
第16题: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句中“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第17题:
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第18题:
“嘉庆十有七年壮月既望”中的“壮月”指()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阴历七月十九
阴历七月十五
阴历七月十六
第22题: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第23题:
天干;乙丑
地支;庚寅
干支;乙丑
年号;庚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