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出自于()
第1题:
()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第2题:
军争何以难?()
第3题:
中国梦(),体现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第4题: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第5题:
《礼记·礼运》中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其中体现社会政治结构变化的语句是()
第6题:
黄宗羲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主张的核心是()
第7题:
老子
孟子
孔子
荀子
第8题:
以校为本
以家为本
以人文本
第9题:
《管子•牧民》
《史记》
《离骚》
《礼记•儒行》
第10题:
变集权为分权,变专制为自治
学校议政
天下为主,君为客
工商皆本
第11题:
罢百家以尊儒;
立大学以养士;
行贡举以选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12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荀子
第13题:
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第14题:
落实城市支援农村的政策和措施,形成()的长效机制。
第15题:
《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第16题:
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第17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段文字出于()。
第18题: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的?()
第19题:
一家
天下
一国
一人
第20题:
《离骚》
《三国志》
《论语》
《史记》
第21题:
政治
实业
教育
知识
第22题:
以佛为体
以道为体
以道为质
以儒为用
以儒为质
第23题:
以国家富强为保障
以民族振兴为目的
以人民群众为团结的力量
以追求和谐和人民幸福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