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监测预报网络中有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等。
第1题:
以下不属于预报预测体系县级的分工为().
第2题:
大气观测系统由()等组成。
第3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技术规定》指出,综合利用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等观测资料,获取()等天气现象信息。
第4题: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高空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站、区域气象观测站等气象台站和()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5题:
加快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发展空间天气()业务,提高空间天气灾害监测和空间环境变化预警能力。
第6题:
优化由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天气站、一般气象站和专业气象观测站组成的地面气象观测网属于()发展目标。
第7题:
雷暴
雷暴、闪电
雷暴、闪电、飑、龙卷
雷暴、闪电、飑
第8题:
负责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和精细化预报)
新一代天气雷达预警责任区的临近天气预警业务
常规天气要素预报的补充订正
开展气候应用相关业务、生态与农业气象相关业务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完善国家基本地面天气站网、中小尺度天气监测站网、城市天气监测站网、高速公路监测网及气象资料空白区(沙漠、高原、深山、海洋、滩涂等)的无人自动气象站网
重点地区建成加密自动气象站网,站网密度达到10~15千米
建设包括双线偏振和相控阵在内的天气雷达网,并实现全国组网
调整站网布局,形成布局合理、观测要素齐全、观测准确度高、时效性强,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系统
第11题:
第12题:
实况监测和临近预报服务
特种气象观测和城市气象服务
天气观测和预报服务
实况监测和灾害预警预报服务
第13题:
现代气象观测重点任务中提到的空基气象探测网包括自动气象站、风廓线仪、()、多用途无人驾驶遥测飞机等。
第14题:
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和()分为国家基本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
第15题:
下列台站不适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是()
第16题:
区域气象观测站以自动观测为主要手段,以()为主要目的,实现高时效全自动化观测和运行。
第17题:
根据天气气候特点和气象服务的需要,布设加密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等地区布设无人自动气象站,形成适应气象预报服务需要的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站网。
第18题:
高空图为等高面图、地面图为等压面图
高空图、地面图均为等压面图
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辅助图
高空图、地面图均为等高面图
第19题:
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基准站。是根据国家气候区划,以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为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连续气候资料而设置的气候观测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必要时可承担观测业务试验任务。
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基本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气象观测站,大多担负区域或国家气象情报交换任务,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
国家一般气象站--简称一般站。是按省(区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补充。
无人值守气象站--简称无人站。是在不便建立人工观测站的地方,利用自动气象站建立的无人气象观测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观测资料的补充,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设定。
第20题:
探测预报
预报服务
预警预报
第21题:
地面气象观测
地基遥感探测
地基气候系统观测
第22题:
地面观测站网
高空探测网
天气雷达网
城市环境气象监测
土壤水分监测
第23题:
新一代气象观测系统
卫星、雷达探测网
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人机交互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