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正视眼不但能将远方投射来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而且对于近距离目标所发出的散开光线也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这是由于眼的屈折能力的结果,这种作用被称为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双眼调节还能产生双眼单视及增强视觉效果,在此同时伴有眼的集合运动,即辐辏功能,双眼内直肌收缩,眼球向内转和瞳孔缩小,调节和辐辏互相配合,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正视眼明视25厘米时,要有4度的调节及4米角的集合。如果2度近视眼,仅需2度调节,但集合仍为4米角,即集合大于调节,二者关系失调,因此产生调节增加,则近视加深;或集合减弱,则肌力不平衡,出现斜位,引起视疲劳,甚至放弃一眼的集合,表现一眼外斜。也有些近视由于眼肌平衡功能失调产生内斜视。
更多“近视眼为什么合并斜视?”相关问题
  • 第1题:

    由于调节与集合功能的不协调,近视眼容易发生什么?()

    • A、内隐斜
    • B、外隐斜
    • C、内斜视
    • D、外隐斜或外斜视
    •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 第2题:

    近视眼合并黄斑出血如何治?


    正确答案: 高度近视眼的眼底黄斑区有红变,色素率乱、变性,继之出现新生血管、出血及萎缩斑,严重影响视。自觉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眼前有暗点。发生黄斑出血后,病程缓慢,出血不易吸收,如用一般止血药如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等均不见效。中药验方效果尚好,庞赞襄用熟地30克,丹皮,知母,黄柏,麦门冬,沙参,黄芩,半夏,银柴胡,荆芥,防风,香附各10克,枸杞12克,夏枯草15克,当归,白芍各5克,甘草3克,水煎服。连服6个月,方剂为滋阴益肾、补肝养血,坚持服药,才能见效。陈达夫用楮实子25克,菟丝子25克,茺蔚子18克,木瓜15克,枸杞15克,炒谷芽25克,炒麦芽25克,苡仁15克,鸡内金3克,三七粉3克,丹参12克,郁金10克,水煎服,出血早期加用生蒲黄、生地、丹皮、旱莲草、荆芥炭等。

  • 第3题:

    近视眼为什么又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正确答案: 据国内报告高度近视发生视网膜脱离占57%,轻度近视有77。4%—82.6%,国外报告66.6%。
    发生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和玻璃体变性,且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近视眼眼轴延长,尤其是眼球后节扩张,脉络膜血管层逐渐萎缩、变薄,视网膜也继发变性,萎缩,在周边部很明显有色素,血管闭锁似白线、树枝状称格子状变性,有单个或多个裂孔。此变性区或裂孔区有玻璃体粘边,由于牵拉将视网膜撕破,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潜在间隙中,形成视网膜脱离。近年来研究证明,只有网膜裂孔,只有玻璃体变性或只有后脱离都不可能发生视网膜脱离。

  • 第4题:

    隐斜视与近视眼的关系为何?


    正确答案: 隐斜视也是斜视的一种,眼位偏斜度小,常因融合功能控制保持两眼视觉,眼位偏斜处于潜伏状态,与共同性斜视只有程度的差别,也有内、外、上和旋转性四种。
    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多数人都有轻度隐斜视,有人统计我国正常人有隐斜视者占92.4%.。隐斜视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因近视引起的有已经配镜或过度矫正的近视,过度调节产生过度集合造成内隐斜;未矫正的近视,看近距离目标不用调节,常产生外隐斜,除此以外还有中枢因素,即集合中枢过度紧张或张力减弱,引起集合功能过强或集合功能不足。

  • 第5题:

    什么是斜视,为什么儿童时期容易发生斜视?


    正确答案: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并且还包括那些根本没有斜位但双眼不正常的情况。因此,斜视的概念应理解为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视功能两方面的异常。为什么儿童时期易发生斜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 第6题:

    近视眼镜内隐斜视,移心棱镜向()移心。

    • A、内
    • B、外
    • C、上
    • D、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近视眼的发生原因至今尚有争论,目前仍属认识阶段,一般认为()两个因素对近视眼发生、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A

    角膜发炎与环境

    B

    弱视与斜视

    C

    遗传与环境

    D

    角膜发炎与斜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近视眼镜外隐斜视,移心棱镜向()移心。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近视眼为什么合并斜视?

    正确答案: 正视眼不但能将远方投射来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而且对于近距离目标所发出的散开光线也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这是由于眼的屈折能力的结果,这种作用被称为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功能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双眼调节还能产生双眼单视及增强视觉效果,在此同时伴有眼的集合运动,即辐辏功能,双眼内直肌收缩,眼球向内转和瞳孔缩小,调节和辐辏互相配合,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正视眼明视25厘米时,要有4度的调节及4米角的集合。如果2度近视眼,仅需2度调节,但集合仍为4米角,即集合大于调节,二者关系失调,因此产生调节增加,则近视加深;或集合减弱,则肌力不平衡,出现斜位,引起视疲劳,甚至放弃一眼的集合,表现一眼外斜。也有些近视由于眼肌平衡功能失调产生内斜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斜视,为什么儿童时期容易发生斜视?

    正确答案: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并且还包括那些根本没有斜位但双眼不正常的情况。因此,斜视的概念应理解为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视功能两方面的异常。为什么儿童时期易发生斜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精确融像功能的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成人。所以说5岁前双眼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近视眼为什么合并青光眼?

    正确答案: 近视眼中—6度以上发生青光眼者较非近视眼多。有报道,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光眼比无近视眼者要高6—8倍,近视眼并发青光眼症状不明显,眼压轻度上升,约5.02kPa(37.74mmHg),皮质类醇诱发试验阳性率高,巩膜硬度系数(E值)偏低,眼底青光眼性改变不典型不明显。青光眼是近视眼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因为青光眼引起视功能减退而且不可逆,发病率又高,而且隐蔽不易发现。由于高度近视眼球壁薄,弹性差,一般测眼压得不到实际眼压值,眼压值偏低,应测量校正眼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近视眼合并发生眼底出血?

    正确答案: 发生眼底出血者常见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屈光度大于—8度,眼轴长大于28毫米,用镜片多不能矫正至1.0.因此这种病理性近视不仅是一种屈光异常,而且是合并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病变的一种器质性疾病。
    近视眼的眼底出血由眼底退行性病变引起。早期改变眼底周边视网膜贫血,呈黄白色,视乳头颞侧或周围有近视弧,即视网膜,脉络膜有萎缩。后极部有视网膜发暗,血管供血不足,色素分布紊乱。进一步发展到黄斑区也就是眼球后极部网膜有漆裂纹样变化,此处可出现黄斑出血,视力突然下降。高度近视眼轴增长达26.5毫米,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视网膜下,有5%—10%发病率,亦出现视网膜下出血,色素上皮增生,形成Fuchs—Foerster斑,引起视力严重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近视眼的发生原因至今尚有争论,目前仍属认识阶段,一般认为()两个因素对近视眼发生、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 A、角膜发炎与环境
    • B、弱视与斜视
    • C、遗传与环境
    • D、角膜发炎与斜视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为什么近视眼合并发生眼底出血?


    正确答案: 发生眼底出血者常见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者屈光度大于—8度,眼轴长大于28毫米,用镜片多不能矫正至1.0.因此这种病理性近视不仅是一种屈光异常,而且是合并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病变的一种器质性疾病。
    近视眼的眼底出血由眼底退行性病变引起。早期改变眼底周边视网膜贫血,呈黄白色,视乳头颞侧或周围有近视弧,即视网膜,脉络膜有萎缩。后极部有视网膜发暗,血管供血不足,色素分布紊乱。进一步发展到黄斑区也就是眼球后极部网膜有漆裂纹样变化,此处可出现黄斑出血,视力突然下降。高度近视眼轴增长达26.5毫米,脉络膜新生血管长入视网膜下,有5%—10%发病率,亦出现视网膜下出血,色素上皮增生,形成Fuchs—Foerster斑,引起视力严重下降。

  • 第15题:

    近视眼眼前有黑影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症状是玻璃体退行变性引起。近视眼眼轴延长,血供障碍,营养不良,组织发生变性,因此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有很多合并症,玻璃体没有血管,也不能再生。当眼球壁尤其是巩膜延长后,视网膜及脉络膜延长的速度就没有巩膜快,玻璃体就发生液化、混浊、后脱离,原有正常结构破坏,此时就可以看见眼前有点状、条状、纱膜状飘浮物,随眼动时更动的快,用眼底镜检查是可以看见的,这和飞蚊症不同。

  • 第16题:

    近视眼为什么合并白内障?


    正确答案: 晶体位于玻璃体前,房水之中,在近视眼发生广泛性组织变性后,晶体受累是常见的。晶体混浊多为后囊下混浊,恰在后极部,严重的影响视力,真是雪上加霜。有的是核性混浊,棕黄色,发展很慢。以往白内障手术效果不好,晶体混浊不到成熟期不能作手术,病人要等待十多年也不见晶体全混浊,因此不能作手术。现在白内障手术方法已改进,又有了手术显微镜及人工晶体,所以近视眼并白内障,不论成熟与否均可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 第17题:

    调节功能不足的症状通常与()相似。

    • A、近视眼
    • B、散光眼
    • C、老视眼
    • D、麻痹性斜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单选题
    调节功能不足的症状通常与()相似。
    A

    近视眼

    B

    散光眼

    C

    老视眼

    D

    麻痹性斜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近视眼眼前有黑影为什么?

    正确答案: 这种症状是玻璃体退行变性引起。近视眼眼轴延长,血供障碍,营养不良,组织发生变性,因此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有很多合并症,玻璃体没有血管,也不能再生。当眼球壁尤其是巩膜延长后,视网膜及脉络膜延长的速度就没有巩膜快,玻璃体就发生液化、混浊、后脱离,原有正常结构破坏,此时就可以看见眼前有点状、条状、纱膜状飘浮物,随眼动时更动的快,用眼底镜检查是可以看见的,这和飞蚊症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由于调节与集合功能的不协调,近视眼容易发生什么?()
    A

    内隐斜

    B

    外隐斜

    C

    内斜视

    D

    外隐斜或外斜视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近视眼为什么合并白内障?

    正确答案: 晶体位于玻璃体前,房水之中,在近视眼发生广泛性组织变性后,晶体受累是常见的。晶体混浊多为后囊下混浊,恰在后极部,严重的影响视力,真是雪上加霜。有的是核性混浊,棕黄色,发展很慢。以往白内障手术效果不好,晶体混浊不到成熟期不能作手术,病人要等待十多年也不见晶体全混浊,因此不能作手术。现在白内障手术方法已改进,又有了手术显微镜及人工晶体,所以近视眼并白内障,不论成熟与否均可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近视眼导致的恒定性外斜视可以进行集合训练,其余类型均宜早期手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隐斜视与近视眼的关系为何?

    正确答案: 隐斜视也是斜视的一种,眼位偏斜度小,常因融合功能控制保持两眼视觉,眼位偏斜处于潜伏状态,与共同性斜视只有程度的差别,也有内、外、上和旋转性四种。
    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多数人都有轻度隐斜视,有人统计我国正常人有隐斜视者占92.4%.。隐斜视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因近视引起的有已经配镜或过度矫正的近视,过度调节产生过度集合造成内隐斜;未矫正的近视,看近距离目标不用调节,常产生外隐斜,除此以外还有中枢因素,即集合中枢过度紧张或张力减弱,引起集合功能过强或集合功能不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