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井下不同地点的硐室发生火灾,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各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井下不同地点的硐室发生火灾,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正确的是()。

    A.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因高温运不出时,应关闭防火门,退至安全地点

    B.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C.蓄电池电机车库着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采取措施,防止氢气爆炸

    D.水泵房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当即用水浇火点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对机房硐室采取的防火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a、室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以及用过的棉纱,破布应分别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指定地点。
    b、要有合乎规定的防火器材。

  • 第3题:

    扑灭井下火灾,采取的积极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积极灭火方法有:
    (1)用水灭火。
    (2)用惰气灭火。
    (3)用高、中倍数泡沫灭火。
    (4)用灭火器灭火。
    (5)用砂子、岩粉、泥土及其它不燃性岩石和材料等直接压灭火焰。
    (6)破开和取出燃烧物,然后用水浇灭。
    (7)用水灌注火区。

  • 第4题:

    根据火灾发生地点不同,分为()和井下火灾。


    正确答案:地面火灾

  • 第5题:

    救护队员扑灭井下硐室火灾时,应遵循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①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因高温运不出时,应关闭防火门,退至安全地点。
    ②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③蓄电池电机车库着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采取措施,防止氢气爆炸。

  • 第6题:

    井工煤矿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哪些综合防尘措施?


    正确答案:井工煤矿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 第7题:

    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和硐室发生火灾时,为抢救井下工作人员,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应进行全矿井反风。
    (2)指挥部下达反风命令前,必须将火源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3)采取风流短路措施时,必须将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出。

  • 第8题:

    井下()地点须配备哪些消防器材

    • A、井下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
    • B、检修硐室、材料库
    • C、井底车场、使用带入输送机的巷道
    • D、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应备有消防器材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必须采取综合降温措施。

    • A、30℃
    • B、34℃
    • C、26℃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井下不同地点的硐室发生火灾,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2)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则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局部反风;
    (3)火药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它爆炸材料运出,如因高温运不出时,则关闭防火门,退往安全地点;
    (4)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5)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井下硐室式爆炸物品库房和主要地点的法线距离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一)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者一翼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不得小于100m。
    (二)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5m。
    (三)库房距地面或者上下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根据火灾发生地点不同,分为()和井下火灾。

    正确答案: 地面火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井下煤炭自燃易发生的地点是()。

    A.机电硐室

    B.采空区

    C.运输大巷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1)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2)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区域反风。
    (3)火药库着火时,有条件时应首先将雷管、导爆索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否则,关闭防火门,救护队撤往安全地点。
    (4)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相连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5)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6)硐室发生火灾,且硐室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积极灭火。

  • 第15题:

    井下爆炸材料库、绞车房发生火灾,采取正确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因高温运不出时,应关闭防火门,退至安全地点。
    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 第16题:

    井下主要有哪些硐室?


    正确答案:按照用途不同可分为:地下破碎及装载硐室、水泵房和水仓、地下变电所、地下炸药库及其它服务性硐室

  • 第17题:

    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哪些综合防尘措施?


    正确答案: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

  • 第18题:

    井下硐室式爆炸物品库房和主要地点的法线距离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一)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者一翼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不得小于100m。
    (二)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5m。
    (三)库房距地面或者上下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0m。

  • 第19题:

    内因火灾经常发生在井下哪些地点?


    正确答案: 煤矿井下经常发生内因火灾主要有以下地点:
    (1)采空区,特别是有大量遗煤而又未及时封闭或封闭不严时;
    (2)巷道两侧受地压破坏的煤块;
    (3)巷道中长期堆积的浮煤;
    (4)巷道发生冒顶后的高冒空洞中;
    (5)与老窖连通处。

  • 第20题:

    井下避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问答题
    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和硐室发生火灾时,为抢救井下工作人员,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应进行全矿井反风。
    (2)指挥部下达反风命令前,必须将火源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3)采取风流短路措施时,必须将受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全部撤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扑灭井下硐室中的火灾时,应坚持的原则:
    (1)着火硐室位于矿井总进风道时,应反风或风流短路。
    (2)着火硐室位于矿井一翼或采区总进风流所经两巷道的连接处时,应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短路通风,条件具备时也可采用区域反风。
    (3)火药库着火时,有条件时应首先将雷管、导爆索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否则,关闭防火门,救护队撤往安全地点。
    (4)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相连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5)蓄电池机车库着火时,为防止氢气爆炸,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加强通风并及时把蓄电池运出硐室。
    (6)硐室发生火灾,且硐室无防火门时,应采取挂风障控制入风,积极灭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井下爆炸材料库、绞车房发生火灾,采取正确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因高温运不出时,应关闭防火门,退至安全地点。
    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