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号划分原则规定,采用铁水洗炉底不计炉号,事故回炉、浇注失败等事故均不计炉号。
第1题:
某厂推焦计划编号排列为简单易记,免出差错,采用了9-2串序,这时,出过81号炉后,应该出()号炉。
第2题:
贯彻按炉号送钢制度是防止混号事故的最好手段。
第3题:
加热炉炉衬采用浇注衬里时,设计应符合什么规定?
第4题:
恒压变枪操作开吹枪位()应该提高枪位。
第5题:
渣铁在炉缸内运动对炉缸寿命的影响()
第6题:
某厂二号高炉炉缸直径为6.2M,停炉大修炉底侵蚀深度为铁口中心线下800mm,问炉罐残铁量有多少吨?如果每个铁罐盛装60吨铁水,问需要几个空铁水罐?(铁水比重为7t/m3,系数K=0.6)
第7题:
判为乙类坯的炉次,在铸坯表面及各种单据上填写炉号时,炉号前均应加()符号。
第8题:
管式加热炉按火嘴排布来划分,可以分为:底烧炉、侧烧炉、顶烧炉,制氢装置转化炉为()。
第9题:
钢筋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0.02%,含锰量之差≤0.15%。混合批的重量≤60t。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出钢温度过低,浇注时将会造成(),甚至使全炉钢回炉处理。
第14题:
炉号起始以年度划分,每年1月1日生产的第1炉钢为该年度的炉号起点。
第15题:
回炉钢坯再次入炉时可直接上炉。
第16题:
由于铸机事故造成的后一炉回炉,责任划归连铸。
第17题:
如何防止炉缸炉底烧穿事故?
第18题:
为防止混炉混号,连铸坯应按()堆放。
第19题:
对于碳素结构钢而言,公称容量比较小的炼钢炉冶炼的钢轧成的钢材,同一冶炼、浇注和脱氧方法、不同炉号、同一牌号的A级钢或B级钢,允许组成混合批,但每批各炉号含碳量之差不得大于(),含锰量之差不得大于()。
第20题:
新生铁、回炉铁、废钢和铁合金属于冲天炉炉料的()。
第21题:
调整乱笺炉号采用向前提的方法时,每班不得超过6炉。
第22题:
第23题:
同一牌号、同一浇注方法、同一冶练方法的不同炉罐号
同一牌号、不同一浇注方法、同一冶练方法的不同炉罐号
不同牌号、不同浇注方法、同一冶练方法的不同炉罐号
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