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曹禺先生创作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创作《雷雨》的戏剧家是()。

    • A、巴金
    • B、老舍
    • C、田汉
    • D、曹禺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曹禺1947年创作的电影剧本是()。


    正确答案:《艳阳天》

  • 第3题:

    概述曹禺话剧创作的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曹禺的话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由1934年到1936年,主要发表的作品有《雷雨》(1934.7)、《原野》(1936.1)、《日出》(1936.6)。
    第二阶段是抗战爆发后到建国前,主要作品有《黑字二十八》(1940.3)、《蜕变》(1941.1)、《北京人》(1941.12)等。
    第三阶段是建国后,主要作品有《明朗的天》(1954.9)、《胆剑篇》(合著,1961.7)《王昭君》(1978.11)等。

  • 第4题:

    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 A、《日出》
    • B、《北京人》
    • C、《上海屋檐下》
    • D、《原野》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结合平时的阅读,试分析论述曹禺戏剧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代表了中国现代戏剧创作的成熟,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注重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批判,关注现实发展的前景和发展的命运,具有一种人生哲理的探索意味。
    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总的说来,曹禺剧作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抒情性。
    结构严谨,戏剧冲突尖锐表现在:
    1、如《雷雨》时间跨度长达30年,但剧情却浓缩在24小时内;
    2、地点集中:故事在周公馆展开;
    3、人物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以周、蘩为明线;周、侍暗线,由血缘关系使矛盾冲突尖锐,且使整个剧情波澜起伏。人物性格鲜明:《雷雨》、《日出》、《北京人》中塑造了蘩漪、周朴园、陈白露、李石清和曾文清、愫方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蘩漪、陈白露、愫方更是个性鲜明,具有美学价值。
    语言的个性化表现在:
    1、人物语言不仅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等,而且符合剧情规定的场景和人物心态;
    2、《北京人》里的含蕴隽永、抒情写意的台词,就是动作性和抒情性融合在一起的个性化的语言,剧中人物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推动剧情的发展;
    3、《北京人》第三幕瑞贞和愫方的那大段台词,在平淡中迸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感情冲击力量。

  • 第6题:

    《原野》是()创作的话剧。

    • A、夏衍
    • B、宋之的
    • C、曹禺
    • D、郭沫若

    正确答案:C

  • 第7题:

    1937年,曹禺创作了三幕剧《原野》,这是曹禺剧中唯一部以()为题材的作品。


    正确答案:农村生活

  • 第8题:

    试述曹禺的生平及1949年以前的创作历程。


    正确答案: 曹禺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终年86岁,与沈从文同寿),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1926年(16岁)开始在天津《庸报》副刊《玄背》上连载小说《今宵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曹禺”。后陆续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杂文,以及莫泊桑的翻译小说等多篇。1927年(17岁)参加排演丁西林、田汉和易卜生的剧作。1928年(18岁)担任《南开双周》的戏剧编辑,并开始构思《雷雨》。
    1933年(23岁),开始写作构思了长达五年的剧本《雷雨》和毕业论文《论易卜生》。1934年1月,由郑振铎主编,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创刊,巴金在靳以那里看到《雷雨》后,主张立即发表,7月,《雷雨》发表于《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而引起了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的好评。1935年,由东京帝国商科大学的中国学生译为日文,由留日学生剧团中华话剧同好会于4月27日在东京神田一桥讲堂首演,郭沫若看后立即撰文《关于曹禺的〈雷雨〉》,大加赞赏。8月17日,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孤松剧团作国内的首次公演(也是该剧第三次公演),立即引起轰动。1936年《雷雨》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36年5月,在巴金等到人的鼓励和催促下,开始创作《日出》,6月至9月开始在《文季月刊》第1-4期上连载。8月,应国立戏剧学校校长余上沅邀请,赴南京任教,讲授“剧作”、“西洋戏剧”和“现代戏剧与戏剧批评”等课程。1937年4月至8月,《原野》在靳以主编的《文丛》第一卷第2-5期上连载。1938年初,随剧校迁往重庆。10月,与宋之的合作改编《全民总动员》(原剧为宋之的、陈荒煤、罗烽、舒群集体创作的《总动员》),当月公演,轰动重庆。1939年春,随校迁往江安。暑假期间,创作《蜕变》。夏末去昆明导演《原野》和《黑字二十八》(即《全民总动员》)。1940年秋开始创作《北京人》,翌年公演。1942年初辞去剧校教职,夏,到重庆唐家沱,创作改编巴金的《家》。1943年8月,为创作历史剧《李白与杜甫》做准备,与友人赴西北旅行,回重庆后以此行的感想创作表现大后方民族资本家与官僚资本家矛盾的《桥》。1946年,与老舍同时接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经上海赴美讲学,并两次会见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1947年返回上海,后进入上海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写成电影剧本《艳阳天》,自导演。1948年底,到香港。1949年初经中共地下党安排经烟台到北平。

  • 第9题:

    填空题
    1937年,曹禺创作了三幕剧《原野》,这是曹禺剧中唯一部以()为题材的作品。

    正确答案: 农村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明看到一篇悼念当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文章《怀念曹禺》,作者最有可能是下列人物中的哪一位?()
    A

    巴金

    B

    鲁迅

    C

    周作人

    D

    徐志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则是“变异复杂的人性,精妙的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精神,浩瀚的想象力”。莎士比亚被称为“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他对人物很少作单一的或静止的描写,而是对其性格和情感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其人物大多复杂丰富,富于发展变化。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也称“性格悲剧”。《雷雨》的悲剧可以说直接与蘩漪的“雷雨式”性格有关,而曹禺笔下的许多人物(包括次要人物)都具有复杂而偏执的性格。此外,莎士比亚的诗人气质和用诗体写成的戏剧,对曹禺也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曹禺甚至还曾翻译过莎翁的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曹禺先生创作的是()。
    A

    《女神》

    B

    《北京人》

    C

    《茶馆》

    D

    《包身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易卜生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曹禺在中学时代就曾演出过易卜生的戏剧。曹禺曾说:“外国剧作家对我的创作影响较多的,头一个是易卜生”,“我为他的剧作谨严的结构,朴素而精练的语言,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所发出的锐利的疑问所吸引”。易卜生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广泛的,五四时期出现的大量的“问题小说”和“问题剧”都是学习易卜生结果。有人甚至认为,易卜生的影响已不限于文学,包括整个社会,他笔下的娜拉,几乎成了“妇女解放”的代名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有力的揭露,因此,易卜生戏剧又称“社会悲剧”。有人认为,曹禺从易卜生那里学到的比从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还要多,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妇女问题(在蘩漪、陈白露身上可以看到娜拉的影子),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注社会问题,学会了如何面对“我们的遭遇”,而且,更学会了如何安排人物与事件的复杂关系,如何制造悬念,处理高潮,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等等。比如,他也像易卜生一样,把次要人物也当作主要人物来写,以至于《雷雨》的主角是谁也成了一个问题,蘩漪、侍萍、周朴园三个人物主次难分。

  • 第14题:

    曹禺的戏剧代表中国现代戏剧创作走向()的标志。


    正确答案:成熟

  • 第15题:

    《雷雨》是()创作的话剧。

    • A、巴金
    • B、老舍
    • C、曹禺
    • D、钱钟书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小明看到一篇悼念当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文章《怀念曹禺》,作者最有可能是下列人物中的哪一位?()

    • A、巴金
    • B、鲁迅
    • C、周作人
    • D、徐志摩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下列哪部话剧是曹禺抗战之前创作的?()

    • A、《北京人》
    • B、《黑字二十八》
    • C、《蜕变》
    • D、《原野》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简述莎士比亚戏剧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有人说,曹禺从希腊悲剧中汲取的主要是激情和悲剧精神,而在莎士比亚那里学到的则是“变异复杂的人性,精妙的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精神,浩瀚的想象力”。莎士比亚被称为“第一个把精神痛苦写到至极的作家”,他对人物很少作单一的或静止的描写,而是对其性格和情感作生动细致的描写,其人物大多复杂丰富,富于发展变化。因此,莎士比亚悲剧也称“性格悲剧”。《雷雨》的悲剧可以说直接与蘩漪的“雷雨式”性格有关,而曹禺笔下的许多人物(包括次要人物)都具有复杂而偏执的性格。此外,莎士比亚的诗人气质和用诗体写成的戏剧,对曹禺也是一个致命的诱惑。曹禺甚至还曾翻译过莎翁的名剧《柔密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

  • 第19题:

    曹禺创作的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是()。


    正确答案:《原野》

  • 第20题:

    简述曹禺的戏剧创作。


    正确答案:《雷雨》——揭示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社会的不公,阶级的矛盾;对人的挣扎的生存困境的发现(雷雨对我来说是个诱惑,与雷雨具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日出》——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和抗争,对人的被捉弄的困境的发现,自我的束缚。
    《原野》——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是对人性、心理的深刻开掘。
    《北京人》——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家》——青春的赞歌,对生命力量和美的发现。艺术特色:在表现方式上的多种尝试和融合,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戏剧语言个性化且不乏诗意,结构严谨,戏剧冲突激烈。

  • 第21题:

    填空题
    受契诃夫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震撼,曹禺创作了话剧()

    正确答案: 《日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曹禺的戏剧创作。

    正确答案: 《雷雨》——揭示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社会的不公,阶级的矛盾;对人的挣扎的生存困境的发现(雷雨对我来说是个诱惑,与雷雨具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日出》——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和抗争,对人的被捉弄的困境的发现,自我的束缚。
    《原野》——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是对人性、心理的深刻开掘。
    《北京人》——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家》——青春的赞歌,对生命力量和美的发现。艺术特色:在表现方式上的多种尝试和融合,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戏剧语言个性化且不乏诗意,结构严谨,戏剧冲突激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剧作,()不是属于曹禺创作的。
    A

    《日出》

    B

    《北京人》

    C

    《上海屋檐下》

    D

    《原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