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审稿和加工整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题:
下列关于编辑过程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2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
选题策划
审稿
编辑加工整理
样书检查
第4题:
同一个环节的两个方面,可以侧重其中一个方面进行
先后进行的两个环节,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两个环节,其先后次序可以灵活掌握
两个环节,但可以同时进行
第5题:
选题策划之后、审稿之前
组稿之后、审稿之前
审稿之后、整体设计之前
整体设计之后、发稿之前
第6题: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第7题:
选题策划之后、审稿之前
组稿之后、审稿之前
审稿之后、整体设计之前
整体设计之后、发稿之前
第8题:
第9题:
同一个环节的两个方面,可以侧重其中一个方面进行
先后进行的两个环节,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两个环节,其先后次序可以灵活掌握
两个环节,但可以同时进行
第10题: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
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只有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进行加工整理
一般稿件可以边审稿边进行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能发现和解决审稿时遗留的问题
第11题:
可以在审稿的同时兼做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三审已经决定采用后才能进行
收到稿件后,可以先审一部分,再加工整理一部分,然后提交复审和终审;接着再审另一部分和做加工整理
对一般作者的稿件应着重于审稿,而对名家作品则应着重于加工整理
第12题:
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签订出版合同、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
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排版印制
第13题:
在图书编辑过程中,加工整理是()的环节。
第14题:
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审稿之后的基本环节包括()。
第15题:
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
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
第16题: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第17题:
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
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
第18题:
信息采集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以信息采集为基础
选题是组稿的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
认真做好审稿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有充足的稿源,还可以提高组稿效率
审稿是编辑加工整理的前提,编辑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第19题:
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审稿已经决定采用,并且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
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基础上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职责、要求相同
第20题:
收集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编辑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
第21题:
收集反馈信息是编辑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编辑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
第22题: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
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只有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进行加工整理
一般稿件可以边审稿边进行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能发现和解决审稿时遗留的问题
第23题:
呈报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水平的结论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复审终审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退回的稿件,可以交初级技术人员再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