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送审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1题:
根据责任编辑制度,责任编辑应该负责()。
第2题:
下列关于编辑加工整理步骤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3题:
关于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4题:
统一格式
检点稿件
编排次序
复查稿件
调整结构
第5题:
呈报的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要求的结论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送复审、终审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后退回的稿件,可以交作者再复核
第6题:
“准备”主要是检查稿件是否齐全
“计划”是指应拟订一个完整的编辑加工整理方案
“实施”要采用略读方式
“总结”是指整理好编辑加工的记录并撰写小结
第7题:
统一格式
检点稿件
编排次序
复查稿件
调整结构
第8题:
编辑加工整理包括对稿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加工整理
稿件中需要进行技术加工整理的内容常散见于正文与辅文中
技术加工整理是编辑加工整理中的一个独立步骤
在编辑加工整理中编辑应核对引文是否与原文相符
编辑加工整理的重点是调整稿件的篇、章、节结构
第9题:
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审稿已经决定采用,并且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
两者不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基础上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职责、要求相同
第10题:
可以在审稿的同时兼做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三审已经决定采用后才能进行
收到稿件后,可以先审一部分,再加工整理一部分,然后提交复审和终审;接着再审另一部分和做加工整理
对一般作者的稿件应着重于审稿,而对名家作品则应着重于加工整理
第11题: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
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只有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进行加工整理
一般稿件可以边审稿边进行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能发现和解决审稿时遗留的问题
第12题:
分析稿件内容与框架
复查稿件
清稿誊抄
检点稿件
编排次序
第13题:
下列关于审稿和加工整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14题:
具有签发权限的编辑才能登录到网络信息发布系统的编辑库中,签发编辑在其中可以完成的操作不包括下列哪项?()
第15题:
编辑在加工整理过程中对于作者与原稿的尊重,首先体现为尊重原稿所体现的作者的学术观点
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必须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原稿中的表述方式虽与编辑或者人们使用习惯不同,却并不与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相抵触,一般也要修改
对稿件的修改,要尽量按作者的风格去进行
图书编辑对稿件修改后,应将结果送作者审核,征得作者同意
第16题: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第17题:
统一格式
检点稿件
编排次序
复查稿件
调整结构
第18题:
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
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只有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进行加工整理
一般稿件可以边审稿边进行加工整理
加工整理能发现和解决审稿时遗留的问题
第19题: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与审稿合并进行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注意改正稿件中的知识性差错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保证相邻两级标题的格式一致
编辑加工整理时要核对引文
编辑加工整理时可以对稿件中的语句和个别段落的次序进行调整
第20题:
稿件经过三审决定采用就可以开始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整理过程中的润饰提高,有时候需要征得作者同意
编辑加工整理可以和初审同时进行
“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是编辑加工整理时应遵循的原则
第21题:
“准备”主要是检查稿件是否齐全
“计划”是指应拟订一个完整的编辑加工整理方案
“实施”要采用略读方式
“总结”是指整理好编辑加工的记录并撰写小结
第22题:
稿件初审
稿件编辑加工整理
校样通读
校样技术整理
监督印制质量
第23题:
呈报编辑加工记录单主要内容是在审稿意见的基础上总结编辑加工整理的情况
责任编辑应明确给出稿件是否已经达到出版水平的结论
初级技术人员完成编辑加工整理后,稿件就可复审终审
复审者、终审者审查退回的稿件,可以交初级技术人员再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