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确定经济目标数,是推行经营责任制的基础。确定基数应从(),使企业、柜组及职工个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各自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1题:
下列不属于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是( )。
A.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B.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C.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加,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D.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合理确定经济目标基数是推行经营责任制的()。
第5题:
下列关于五险一金的缴纳,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民主领导注重沟通,满足职工需要与适当授权等,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第7题:
在实施经营责任制的主要措施中,推行经营责任制的基础是()
第8题: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包括()
第9题:
确定目标应包括哪些部分()
第10题:
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既有利于保持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又有利于合理控制企业的薪酬成本开支的是()
第11题:
单位缴费基数基本上按照本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确定
个人缴费基数基本上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
个人缴费基数的下限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
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
第12题:
市场领先策略
混合策略
市场滞后策略
市场跟随策略
第13题:
企业动力机制是指使企业和职工都有应获利益和应负责任,利用利益激励职工把企业目标的实现和企业主人积极性的发挥结合在一起,形成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企业动力机制的是( )。
A.销售业绩提成 B.股权激励政策
C.优秀员工表彰 D.末位淘汰机制
定义的关键点是:利用利益激励职工。A、B两项属于物质利益,C项属于精神奖励,因此都属于企业动力机制。D项淘汰机制是一种惩罚措施,因此不符合定义。故答案为D。
第14题:
第15题:
供电企业对申请用电的用户提供的供电方式,应从供用电的安全、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出发,由供电企业确定。()
A对
B错
第16题:
对于企业年金对企业和职工的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供电企业对申请用电的用户提供的供电方式,应从供用电的安全、经济、合理和便于管理出发,由供电企业确定。()
第18题:
导入的程序是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分析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的。因此,每种导入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19题:
盘亏率是一个相对比值,分析时应和基数进行比较,这些基数包括()
第20题:
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人的功能不包括()
第21题:
计划目标的确定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22题:
指导资源最合理的分配
充分发挥职工积极性和潜力
达到经营活动最佳效果
促进组织内部团结
组织的主攻方向
第23题:
第24题:
上年同期数
本柜组历史最高数
本年计划数
同行业平均数
本柜组历史最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