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坍落度保留值测定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出盘的混凝土拌合物按GB/T50080进行坍落度试验后得坍落度值Ho;立即将全部物料装入铁桶或塑料桶内,用盖子或塑料布密封。存放30min后将桶内物料倒在拌料板上,用铁锨翻拌两次,进行坍落度试验得出30min坍落度保留值H30;再将全部物料装入桶内,密封再存放30min,用上法再测定一次,得出60min坍落度保留值H60。坍落度按照GB/T50080进行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5mm。

  • 第2题:

    混凝土的流动性都可用坍落度试验测定,并以坍落度表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简述混凝土的收缩值的试验步骤即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测定代表某一混凝土收缩性能的特征值时,试件应在3天龄期(从搅拌混凝土加水时算起)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并立即移入恒温恒湿测定其初始长度,以后至少应按以下规定的时间间隔测量其变形读数:1、3、7、14、28、45、60、90、120、150、180(d);
    ②测定混凝土在某一具体条件下的相对收缩值时(包括在徐变试验时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应按要求的条件安排试验,对非标准养护试件如需移入恒温恒湿室进行试验,应先在该室内预置4h,再测其初始值,以使它们具有同样的温度标准。测量时并应记下试件的初始干湿状态;
    ③测量前应先用标准杆校正仪表的零点,并在半天的测定过程中至少再核1~2次(其中一次在全部试件测读完后)。如复核时发现零点与原值的偏差超过±0.01mm,调零后重新测定;
    ④试件每次在收缩仪上放置的为止、方向均应保持一致。为此,试件上应标明相应的记号。试件在放置及取出时应轻稳,勿使其碰撞表架及表杆。如发生碰撞则应取下试件,重新用标准杆复核零点;
    ⑤试件在恒温恒湿室内应放置在不吸水的搁架上,底面架空,其总支承面积不应大于100倍的试件截面积边长(mm)相邻试件之间应至少留有30mm的空隙;
    ⑥需要测定混凝土自缩值试件,在3天龄期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后立即密封处理,密封处理可采用金属套或蜡封。采用金属套时,试件装入后应盖严焊死,不得留有任何能使内外湿度交换的缝隙,外露侧头的周围也应用石蜡反复封堵严实。采用蜡封时至少应涂蜡三次,每次涂蜡前应用浸蜡的纱布或蜡纸包缠严实,蜡封完毕后应套以塑料袋加以保护。自缩试验期间,试件应无质量变化,如在1800h试验间隙内质量变化超过10g,该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 第4题:

    简述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从养护池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表面擦干净。
    ②正确安装,试件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
    ③按强度不同采用不同加荷速度,施加荷载时应保持均匀连续,直至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 第5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件制备
    (1)每组试件为6个,如用人工插捣成型时,分两层装入混凝土拌和物,每层插捣25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如结合工程需要,则在浇筑地自制作,每单位工程制件不少于两组,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件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
    (2)试件成型后24h拆模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水泥浆膜,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3)试件形状有两种:圆柱体:直径、高度均为150mm;圆台体:上底直径175mm,下底直径185mm,高为165mm。
    2)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O.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3)当加压至设计抗渗标号,经8h后第三个试件仍不渗水,表明混凝土已满足设计要求,也可停止试验。
    3)试验结果计算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标号按下式计算:
    S10H-1
    式中: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 第6题:

    简述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检查压力机是否复核要求;
    ②检查微变形测量仪是否复核要求;
    ③将六个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用毛巾擦干净试件表面,取三个试件先测定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另三个试件用于测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④将变形测量仪应安装在试件两侧的中线上,并对称与试件的两端。然后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或垫板上,仔细调整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的位置,试件的中心应与试验机的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下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⑤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的初始荷载下,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然后立即连续均匀的加荷至应力为轴心抗压强度的1/3荷载值,保持恒载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测点的变形读数所用加荷速度与抗压强度试验时相同;
    ⑥当两侧变形值之差与它们平均值之比大于20%时,应重新对中试件,再重复以上试验。如果无法使其减少到低于20%时,则此试验无效;
    ⑦在确认试件对中后,以与加荷速度相同的速度卸荷之基准应力0.5MPa,恒载60s,然后用同样的加荷和卸荷速度以及60s的保持恒载至少进行两次反复预压。在最后一次预压完后,在基准应力0.5MPa持荷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再用同样的加荷速度加荷至Fa,持荷60s并在以后的30s内记录每一测点的变形读数;
    ⑧卸除变形测量仪,以同样的速度加荷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如果试件的抗压强度预fcp的20%时,应注明。

  • 第7题:

    问答题
    简答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方法和坍落度取值方法?

    正确答案: 试验前应将坍落度筒、钢板及捣棒润湿,将坍落度筒放于钢板上,双脚踩住踏板,将混凝土拌和物分三层装入坍落度筒,每层用φ16×600弹头型捣棒沿螺旋方向自边向中插捣25次,第一层插至底部,第二层和第三层应插透本层捣至下层表面,第三层插捣完毕后用抹刀抹平顶面,双手按住坍落度筒两侧提手,双脚离开踏板,用双手将坍落度筒在5~10S内慢慢垂直提起后放在坍落试体旁,用直尺测量坍落度筒筒顶至坍落试体最高点的距离,即为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计,精确到5mm。坍落度测试自装料至测试完毕要求在15min内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检测方法。

    正确答案: 1、准备坍落筒;
    2、分三层装样,每层均匀插捣25次,并评定棍度;
    3、抹平试样并评定含砂多少;
    4、垂直提起坍落筒30秒钟后测定坍落度;
    5、目测粘聚性和保水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⑴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⑵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
    ⑶试件在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⑷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的流动冷水槽中。
    ⑸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⑹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直至通电6h。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坍落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有()
    A

    所有混凝土流动度都可以用坍落度值来表征

    B

    工作性不同的混凝土可以测得相同的坍落度值

    C

    混凝土表观密度越大,坍落度值越高

    D

    坍落度试验对水泥浆体不丰富的混凝土比较敏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约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3、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3~7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需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6、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记录。
    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7、结果计算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计,结果精确至5mm。在测定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时,实测坍落度,若与要求坍落度不符,要求调整材料组成,重新拌和,重新测定,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提出基准配合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试验的步骤有()。
    A

    将出机后的混凝土拌合物在铁板上用人工拌三次后,立即测定坍落度,余下拌合物装入筒内或用塑料布覆盖。

    B

    以后每次测定前取一份翻拌三次后使用,测过坍落度的料不能重复使用。

    C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停放20、30、60min时的坍落度。

    D

    并与出机后的基准混凝土坍落度相比较,按公式计算坍落度损失率。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约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3、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需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6、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记录。
    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7、结果计算及注意事项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计,结果精确至5mm。在测定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时,实测坍落度,若与要求坍落度不符,要求调整材料组成,重新拌和,重新测定,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提出基准配合比。

  • 第14题:

    简述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检测方法。


    正确答案: 1、准备坍落筒;
    2、分三层装样,每层均匀插捣25次,并评定棍度;
    3、抹平试样并评定含砂多少;
    4、垂直提起坍落筒30秒钟后测定坍落度;
    5、目测粘聚性和保水性。

  • 第15题:

    简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⑴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⑵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
    ⑶试件在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⑷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的流动冷水槽中。
    ⑸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⑹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直至通电6h。

  • 第16题:

    简述混凝土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8d,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7+56d时分别参照GBJ82-85进行抗渗性能试验,但按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加压,每级恒压8h,加压到1.0MPa为止。取下试件,将其劈开,测试试件10个等分点渗透高度的平均值,以一组六个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计算渗透高度比。

  • 第17题:

    简述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1)先用湿布抹湿坍落筒、铁锹、拌和板等用具;
    (2)按配合比称量材料:先称取水泥和砂并倒在拌和板上搅拌均匀,再称出石子一起拌和。将料堆的中心扒开,倒入所需水的一半,仔细拌和均匀后,再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和至均匀。拌和时间大约4~5min。
    (3)将漏斗放在坍落筒上,脚踩踏板,拌和物分三层装人筒内,每层装填的高度约占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要求最底层插捣至底部,其他两层插捣至下层约20-30min。
    (4)装填、插捣结束后,用馒刀刮去多余的拌和物,并抹平筒口,清除筒底周围的混凝土。随即立刻提起坍落筒,操作过程在55-10s内完成,且防止提筒时对装填的混凝土产生横向扭力作用。
    (5)将坍落筒放在已坍落的拌和物一旁,筒顶平放一个朝向拌和物的直尺,用钢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该距离定义为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以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测得的两次坍落度的平均值作为试脸结果,如果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则需做第三次,而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则整个试验重做。
    (6)对坍落的拌和物做进一步的观察,用捣棒轻轻敲击拌和物.如在敲击过程中坍落的混凝土体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较好;如敲击时混凝土休突然折断,或崩解、石子散落,则说明混凝土粘聚性差。
    (7)观察根据整个试验过程中是否有水从拌和物中析出,如混凝土体的底部少有水分析出,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也无泌水现象,则说明混凝土的保水性较好;否则如果底部明显有水分流出,或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状况,则表示混凝上的保水性不好。

  • 第18题:

    关于坍落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有()

    • A、所有混凝土流动度都可以用坍落度值来表征
    • B、工作性不同的混凝土可以测得相同的坍落度值
    • C、混凝土表观密度越大,坍落度值越高
    • D、坍落度试验对水泥浆体不丰富的混凝土比较敏感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坍落度保留值测定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出盘的混凝土拌合物按GB/T50080进行坍落度试验后得坍落度值Ho;立即将全部物料装入铁桶或塑料桶内,用盖子或塑料布密封。存放30min后将桶内物料倒在拌料板上,用铁锨翻拌两次,进行坍落度试验得出30min坍落度保留值H30;再将全部物料装入桶内,密封再存放30min,用上法再测定一次,得出60min坍落度保留值H60。坍落度按照GB/T50080进行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5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1)先用湿布抹湿坍落筒、铁锹、拌和板等用具;
    (2)按配合比称量材料:先称取水泥和砂并倒在拌和板上搅拌均匀,再称出石子一起拌和。将料堆的中心扒开,倒入所需水的一半,仔细拌和均匀后,再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和至均匀。拌和时间大约4~5min。
    (3)将漏斗放在坍落筒上,脚踩踏板,拌和物分三层装人筒内,每层装填的高度约占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层用捣棒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25次,要求最底层插捣至底部,其他两层插捣至下层约20-30min。
    (4)装填、插捣结束后,用馒刀刮去多余的拌和物,并抹平筒口,清除筒底周围的混凝土。随即立刻提起坍落筒,操作过程在55-10s内完成,且防止提筒时对装填的混凝土产生横向扭力作用。
    (5)将坍落筒放在已坍落的拌和物一旁,筒顶平放一个朝向拌和物的直尺,用钢尺量出直尺底面到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该距离定义为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以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测得的两次坍落度的平均值作为试脸结果,如果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则需做第三次,而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则整个试验重做。
    (6)对坍落的拌和物做进一步的观察,用捣棒轻轻敲击拌和物.如在敲击过程中坍落的混凝土体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较好;如敲击时混凝土休突然折断,或崩解、石子散落,则说明混凝土粘聚性差。
    (7)观察根据整个试验过程中是否有水从拌和物中析出,如混凝土体的底部少有水分析出,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也无泌水现象,则说明混凝土的保水性较好;否则如果底部明显有水分流出,或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状况,则表示混凝上的保水性不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试件从养护池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将表面擦干净。
    ②正确安装,试件承压面应为试件成型时的侧面。
    ③按强度不同采用不同加荷速度,施加荷载时应保持均匀连续,直至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试件制备
    (1)每组试件为6个,如用人工插捣成型时,分两层装入混凝土拌和物,每层插捣25次,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如结合工程需要,则在浇筑地自制作,每单位工程制件不少于两组,其中至少一组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其余试件与构件相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养护期不少于28d,不超过90d。
    (2)试件成型后24h拆模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水泥浆膜,标准养护龄期为28d。
    (3)试件形状有两种:圆柱体:直径、高度均为150mm;圆台体:上底直径175mm,下底直径185mm,高为165mm。
    2)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O.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3)当加压至设计抗渗标号,经8h后第三个试件仍不渗水,表明混凝土已满足设计要求,也可停止试验。
    3)试验结果计算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发现有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抗渗标号按下式计算:
    S10H-1
    式中: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简述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①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②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入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③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10s 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④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果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