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均化效果?”相关问题
  • 第1题:

    改善玻璃均化效果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证原料和配合料质量,对配合料进行粒化、烧结等预处理;
    (2)进行人工均化(如机械搅拌、池底鼓泡等),加强扩散;
    (3)采用先进的熔制技术(如电熔窑可减少挥发);
    (4)对挥发量大的玻璃液可采用密封和液面挡料、撇料、定期池底放料等方法;

  • 第2题:

    影响连续式均化库均化效果有哪些因素?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入库生料水分: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烘干原料和出磨生料的水分。
    (2)库内最低料面高度的控制:一般要求库内最低料位不低于库有效直径的0.7倍,或库内最少存料量约为窑的一天需要量。
    (3)搅拌室内料面高度的稳定:操作时应保持搅拌室内实际料面高度为h1±0.5(m)。当料面超过此范围时,应减少或短时间内停止环形区供风;当室内料位太低时,应增加环形区的供风量。
    (4)混合室下料量:操作时应保持在不大于设计下料量的条件下,连续稳定地向窑供料,而不宜采用向窑尾小仓间歇式供料.
    (5)库顶加料装置堵塞:经常定时检查各小斜槽的输送情况,可以避免堵塞现象发生。
    (6)库内物料下落不匀或塌方:限制入库生料水分,使之不超过规定范围,并将库内原有生料尽量放空后再喂入较干的生料。
    (7)回转式空气分配阀震动或窜气:当分配阀震动较严重时,应将阀芯卸下检查。若磨损不大,可用煤油清洗后再装上,可使用粘度较小的黄油。若平均匀磨损较大,则应更换阀芯。当阀芯加工精度不高和产生不均匀磨损后,阀芯与阀体之间会窜气,此时可用增加润滑黄油的方法改善阀芯与阀体间的密封,如不见效,则应对阀芯和阀体进行研磨加工或更换零件。

  • 第3题:

    只要生料均化库均化效果好,入窑生料就能满足生产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只要均化库的均化效果好,出磨生料即便不合格也总是可以通过均化库来均化使其合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表示均化设施均化效果的参数是()。


    正确答案:均化效果(H)

  • 第6题:

    判断题
    均化库的均化效果越好,入窑生料标准偏差就越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均化效果?

    正确答案: 衡量各类均化设备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均化前后,被均化物料中某组分的标准偏差之比,称为该均化设备的均化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叫预均化和均化?

    正确答案: 使单一品种物料的化学组成、品位质量混合均匀的过程称之为预均化。使多品种物料的化学成分按一定比例、配合均匀、稳定的过程称之为均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均化库的均化效果越好,入窑生料标准偏差越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影响预均化堆场物料均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原料成分波动呈非正态分布;②物料的离析作用;③料锥端部锥体部分造成的不良影响;④堆料要布料不均匀;⑤堆料总层数影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预均化技术?为什么要对原料进行预均化?

    正确答案: 预均化技术:原料经过破碎后,有一个储存,再存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出储存方法,使波动大的原料,至取出时成分较为均匀。
    原料开采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不均匀,通过对原料化使其化学成分波动小,是保证熟料的煅烧顺利进行,保证熟料的质量,产量,降低各种消耗的基本措施和前提条件,也是稳定出厂水泥质量的重要途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只要均化库的均化效果好,出磨生料即便不合格也总是可以通过均化库来均化使其合格。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均化效果是指()。


    正确答案:进料与出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的比值

  • 第14题:

    均化效果常用均化系数来表示,均化系数越大,均化效果()。

    • A、越高
    • B、越差
    • C、不一定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均化库的均化效果越好,入窑生料标准偏差越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均化效果


    正确答案: 也称为均化效率,是指进入均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与卸出均化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之比。

  • 第17题:

    问答题
    改善玻璃均化效果的措施有什么?

    正确答案: 升高均化温度降低玻璃液的黏度、热对流和气泡上升的搅拌作用、提高玻璃液的表面张力。
    浮法图:的配合料经熔化、澄清、冷却,成为1150~1100℃左右的玻璃液,通过熔窑与锡槽相连接的流槽,流入熔融的锡液面上,在自身重力、表面张力以及拉引力的作用下,玻璃液摊开成为玻璃带,在锡槽中完成抛光与拉薄,在锡槽末端的玻璃带已冷却至600℃左右,把即将硬化的玻璃带引出锡槽,通过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填空题
    均化效果是指()。

    正确答案: 进料与出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的比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均化效果

    正确答案: 也称为均化效率,是指进入均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与卸出均化化设施时物料中某成分的标准偏差之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影响连续式均化库均化效果有哪些因素?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入库生料水分: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烘干原料和出磨生料的水分。
    (2)库内最低料面高度的控制:一般要求库内最低料位不低于库有效直径的0.7倍,或库内最少存料量约为窑的一天需要量。
    (3)搅拌室内料面高度的稳定:操作时应保持搅拌室内实际料面高度为h1±0.5(m)。当料面超过此范围时,应减少或短时间内停止环形区供风;当室内料位太低时,应增加环形区的供风量。
    (4)混合室下料量:操作时应保持在不大于设计下料量的条件下,连续稳定地向窑供料,而不宜采用向窑尾小仓间歇式供料.
    (5)库顶加料装置堵塞:经常定时检查各小斜槽的输送情况,可以避免堵塞现象发生。
    (6)库内物料下落不匀或塌方:限制入库生料水分,使之不超过规定范围,并将库内原有生料尽量放空后再喂入较干的生料。
    (7)回转式空气分配阀震动或窜气:当分配阀震动较严重时,应将阀芯卸下检查。若磨损不大,可用煤油清洗后再装上,可使用粘度较小的黄油。若平均匀磨损较大,则应更换阀芯。当阀芯加工精度不高和产生不均匀磨损后,阀芯与阀体之间会窜气,此时可用增加润滑黄油的方法改善阀芯与阀体间的密封,如不见效,则应对阀芯和阀体进行研磨加工或更换零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均化效果常用均化系数来表示,均化系数越大,均化效果()。
    A

    越高

    B

    越差

    C

    不一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预均化堆场均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原料成分波动呈非正态分布;
    2、物料的离析作用;
    3、料锥锥体部分造成的不良影响。
    4、堆料布料不均匀。
    5、堆料总量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表示均化设施均化效果的参数是()。

    正确答案: 均化效果(H)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