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2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氟硅酸钾滴定法测定硅铁中硅量时,试样应在()溶解。

    • A、玻璃烧杯
    • B、塑料烧杯
    • C、瓷烧杯
    • D、铂金坩埚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用氟硅酸钾滴定法测定硅铁中硅量时,试样采用()溶解。

    • A、硝酸—氢氟酸
    • B、硫酸
    • C、氢氟酸
    • D、硫酸—氢氟酸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用氟硅酸钾测定SiO2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不溶物小于0.2%的水泥熟料样品,可用酸直接分解试样测定二氧化硅。但称样前塑料杯要干燥,以防遇水结块析出硅胶,使测定结果偏低。并且要先加氟化钾后加硝酸。
    ②、以氢氧化钠熔融试样,熔块用水浸出后,酸化时盐酸要一次加入,边加边搅拌。
    ③、为了保证氟硅酸钾沉淀完全酸度大于3mol/L.氯化钾的加入一定要达到饱和,洗涤时5%氯化钾的用量小于25毫升,中和残余酸要迅速。过滤时滤液应在滤纸高度的1/2以下,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④、氟硅酸钾水解是吸热反应,为了保证水解完全,加入的已中和至微红色的沸水的体积应大于200毫升,滴定终点时,温度不应低于60℃。

  • 第4题:

    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硅时,沉淀经过滤洗涤以后加入()酚酞指示剂,用NaOH中和残余酸。

    • A、1.0ml
    • B、2.0ml
    • C、0.5ml
    • D、3.0ml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氟硅酸钾法测定SiO2时,必须使用()烧杯,其目的是防止结果偏高。

    • A、玻璃烧杯
    • B、塑料烧杯
    • C、不限制
    • D、任何仪器

    正确答案:B

  • 第6题:

    用氟硅酸钾法测定硅时,二氧化硅时,最后用NAOH溶液滴定时,向溶液中加入沸水目的是()。

    • A、调整PH值
    • B、防止干扰
    • C、加速氟硅酸钾水解
    • D、终点明显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氟硅酸钾法测定SiO2时,必须使用()烧杯,其目的是防止结果偏高。
    A

    玻璃烧杯

    B

    塑料烧杯

    C

    不限制

    D

    任何仪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水泥中SiO2的测定方法有()。
    A

    氯化铵重量法

    B

    氟硅酸钾法

    C

    重铬酸钾法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试样若能被酸分解时,准确称取0.2g试样于干塑料杯中,并加入10mL水以润样,然后依上法测定。
    试样若不能被酸分解时,可用氢氧化钠作熔剂以银坩埚熔融法来制备溶液,吸取50mL于塑料杯中,依上法测定。也可称取一定量试样于镍坩埚中,加入4~5g氢氧化钾作熔剂,在电炉上熔融,热水浸取后测定。
    (2)被测溶液若已是酸性溶液,一定要先加浓硝酸,如果先加已经过处理的氟化钾溶液,后加浓硝酸,则不但会给过滤带来困难,而且终点不敏锐,结果不准。
    (3)氟化钾溶液与固体氯化钾加入次序先后对测定无影响。150g/L氟化钾溶液最好经过硝酸处理,一是经过处理后杂质减少,二是氟化钾溶液的酸度及钾离子量都与沉淀时条件相同,这样就防止了由于加入氟化钾溶液时形成的局部溶液酸度降低,从而形成其它盐类的氟化物沉淀而干扰测定。但时间长了,塑料瓶底部溶液不能使用。
    (4)以硝酸溶解样品时为放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若此时加入氯化钾至饱和,则放置后温度下降,氯化钾结晶析出太多,从而给过滤、洗涤等操作带来困难,因此在加入硝酸后,应将溶液冷至室温,再加氯化钾至饱和较好。
    (5)用氢氧化钠作熔剂银坩埚熔融法准确测定二氧化硅的关键之一是,在加入氯化钾时,一定要不断地仔细搅拌,使其有较多的沉淀析出。当固体氯化钾颗粒较粗时,可用钵研细后备用。
    (6)150g/L氟化钾溶液的加入量以10mL为宜。过低,氟硅酸钾沉淀不完全,过高,将生成氟铝酸盐沉淀干扰测定。
    (7)在室温低于30℃时,沉淀放置时可不需冷却。高于30℃时,应用流水冷却,洗涤液与中和液也应同时冷却,以免引起沉淀水解。
    (8)用50g/L氯化钾溶液洗涤沉淀时,操作应迅速,同时要控制洗涤次数与洗液用量,共25mL较为适宜。
    (9)用氢氧化钠中和残余酸的操作也应迅速完成,特别是当室温较高时若中和时间过长,氟硅酸钾沉淀易水解而使测定结果偏低。中和时应将滤纸展开,切忌滤纸成团,否则包在滤纸中的残余酸将会由于未被中和而使结果偏高。
    (10)由于氟硅酸钾沉淀的水解反应是一吸热反应,因此必须加沸水使其水解。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应低于70℃。所用沸水须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变红,以消除水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1)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的水,有时空白很大,应随时注意检查并扣除。倘若空白过大,应将交换过的水再经过阴离子交换柱交换一次后再使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火焰光度法测定钾的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将样品经化学处理,制备成待测液。用压缩空气使溶液喷成雾状,与乙炔等其他可燃气体混合燃烧,溶液中的K离子则发出其特有的发射明线光谱,用滤光片分离选择后,由光电池把光能转换成光电流,再由检流计量出光电流的大小。若激发条件保持一定,则光电流的大小与待测液中该元素含量成正相关。然后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应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在水泥分析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原理是基于在有过量()和()存在的()溶液中,能使硅酸呈氟硅酸钾形式沉淀。经过()以除去残余的酸。使得到的氟硅酸钾沉淀在()中水解,以碱溶液滴定由水解而生成的()。

    正确答案: 钾离子,氟离子,强酸性,过滤、洗涤、中和,沸水,HF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用氟硅酸钾法测定硅时,二氧化硅时,最后用NAOH溶液滴定时,向溶液中加入沸水目的是()。
    A

    调整PH值

    B

    防止干扰

    C

    加速氟硅酸钾水解

    D

    终点明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氟硅酸钾沉淀法测定硅铁合金中硅含量的方法属于酸碱滴定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水泥中SiO2的测定方法有()。

    • A、氯化铵重量法
    • B、氟硅酸钾法
    • C、重铬酸钾法

    正确答案:A,B

  • 第15题:

    简述氟硅酸钾法测定二氧化硅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根据氟硅酸钾沉淀生成条件及其原理,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六项:(1)首先把不溶性的二氧化硅,完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硅酸。在银坩埚中的熔块完全浸出后,要在搅拌下一次性加入10mlHNO3。(2)溶液体积以不大于80ml为宜。(3)氯化钾加入量一定要饱和,使溶液中有足够的钾离子。(4)溶液中应有足够的氟离子,15%KF溶液的加入量以10ml为宜。(5)氟硅酸钾沉淀在过滤、洗涤、中和残余酸时,操作要迅速。同时要严格控制洗涤次数及洗液用量,以防氟硅酸钾沉淀水解造成结果偏低。(6)因氟奎酸钾沉淀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必须加已中和至微红的沸水200ml使其完全水解。滴定终点时,溶液温度不低于60oC。

  • 第16题:

    氟硅酸钾法测定SiO2时,SiO2与NaOH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为:()。

    • A、1:4
    • B、4:1
    • C、1:2
    • D、1:1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主要误差。


    正确答案:不溶性二氧化硅不能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硅酸;氟硅酸钾沉淀不完全;产生硅酸凝胶;产生铝或其它盐类的氟化物沉淀;中和残余酸不完全;中和残余酸及过滤洗涤沉淀时氟硅酸钾水解。

  • 第18题:

    问答题
    用氟硅酸钾测定SiO2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①、不溶物小于0.2%的水泥熟料样品,可用酸直接分解试样测定二氧化硅。但称样前塑料杯要干燥,以防遇水结块析出硅胶,使测定结果偏低。并且要先加氟化钾后加硝酸。
    ②、以氢氧化钠熔融试样,熔块用水浸出后,酸化时盐酸要一次加入,边加边搅拌。
    ③、为了保证氟硅酸钾沉淀完全酸度大于3mol/L.氯化钾的加入一定要达到饱和,洗涤时5%氯化钾的用量小于25毫升,中和残余酸要迅速。过滤时滤液应在滤纸高度的1/2以下,有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④、氟硅酸钾水解是吸热反应,为了保证水解完全,加入的已中和至微红色的沸水的体积应大于200毫升,滴定终点时,温度不应低于6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SiO2原理?

    正确答案: 硅酸根离子在有过量的氟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的强酸性溶液中,能与氟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根离子(SiF62-),并进而与钾离子作用,生成氟硅酸钾沉淀。SiO23-+6F-+6H+≒SiF62-+3H2O;SiF62-+2K-≒K2SiF6经过滤洗涤及中和沉淀物中与滤纸上的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水解,生成等物质量的氢氟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消耗的体积计算出二氧化硅的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氟硅酸钾法测定二氧化硅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根据氟硅酸钾沉淀生成条件及其原理,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六项:(1)首先把不溶性的二氧化硅,完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硅酸。在银坩埚中的熔块完全浸出后,要在搅拌下一次性加入10mlHNO3。(2)溶液体积以不大于80ml为宜。(3)氯化钾加入量一定要饱和,使溶液中有足够的钾离子。(4)溶液中应有足够的氟离子,15%KF溶液的加入量以10ml为宜。(5)氟硅酸钾沉淀在过滤、洗涤、中和残余酸时,操作要迅速。同时要严格控制洗涤次数及洗液用量,以防氟硅酸钾沉淀水解造成结果偏低。(6)因氟奎酸钾沉淀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必须加已中和至微红的沸水200ml使其完全水解。滴定终点时,溶液温度不低于60o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水泥熟料试样为什么不能用盐酸直接分解试样,分取溶液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

    正确答案: 水泥熟料中的不溶物主要由硅、铁、铝等少量钛所组成,约占不溶物总量的70%~80%,其中二氧化硅约占35%,三氧化二铁约占20%,三氧化二铝约占16%,因此,不溶物超过0。2%的样品用酸溶样,以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将给二氧化硅的测定结果带来明显的负误差。所以,不溶物大于0。2%的水泥熟料试样,不能直接用于溶样,以氟硅酸钾法测定二氧化硅,而应用碱溶处理试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氟硅酸钾法测定SiO2时,SiO2与NaOH物质量之间的关系为:()。
    A

    1:4

    B

    4:1

    C

    1:2

    D

    1: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的主要误差。

    正确答案: 不溶性二氧化硅不能完全转化为可溶性硅酸;氟硅酸钾沉淀不完全;产生硅酸凝胶;产生铝或其它盐类的氟化物沉淀;中和残余酸不完全;中和残余酸及过滤洗涤沉淀时氟硅酸钾水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