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WCDMA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功率控制:
1)开环功率控制: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一般用来决定初始发射功率。
2)内环功率控制: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发送指令调整发射功率。WCDMA闭环功率控制频率为1500Hz,若测定SIR>目标SIR,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
3)外环功率控制: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
功率控制的作用:
克服远近效应和补偿衰落;减小多址干扰,保证网络容量;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更多“请描述WCDMA功率控制的类型和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WCDMA系统功率控制的种类?功率技术如何起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


    正确答案:WCDMA功率控制分为外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等三种。功率控制技术通过功控命令,使处于小区不同位置的UE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基本相同,从而使远处的信号不被近处的强信号淹没,从而达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

  • 第2题:

    请分别谈谈WCDMA系统中软切换、功率控制、RAKE接收等关键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网络规划中考虑这些因素。


    正确答案: 1、软切换技术减少切换掉话的概率,提高了小区交界处的通话质量。需要在网络规划中考虑切换区的大小及切换门限。
    2、功率控制减少了“远近效应”对网络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快速的功控速度带来可观的快衰落增益。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功控的速度和功控的步长。
    3、RAKE接收充分利用了多径信号,提高了无线信道的质量。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多径增益。

  • 第3题:

    请请简要描述WCDMA系统中出现掉话与RF相关的常见原因,请至少答出6点。


    正确答案:1、覆盖差(RSCP&Ec/Io)
    2、干扰大导致Ec/Io差
    3、上行覆盖差(UE发射功率不足)
    4、无主导小区(最佳服务小区过多替换导致切换频繁)
    5、导频污染(小区信号过多)
    6、邻区漏配
    7、RF环境突变(如街道拐角)

  • 第4题:

    请描述功率控制的类型和作用。


    正确答案: 在WCDMA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功率控制:
    1.开环功率控制: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一般用来决定初始发射功率。
    2.内环功率控制: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发送指令调整发射功率。
    WCDMA闭环功率控制频率为1500Hz,若测定SIR>目标SIR,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
    若测定SIR<目标SIR,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
    3.外环功率控制: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
    功率控制的作用:
    1)克服远近效应和补偿衰落
    2)减小多址干扰,保证网络容量
    3)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 第5题:

    WCDMA功率控制包括哪几种?当UE处于哪种状态的时候发挥作用,有谁来控制?


    正确答案: A.开环功控,发生在UE由IDLE状态转为需要与基站(即BS或NodeB.进行通信的非IDLE状态的起始阶段,由UE进行控制;
    B.外环功控,当UE处于与BS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RNC来控制;
    C.内环功控,也称闭环功控,当UE处于与BS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NodeB来控制。

  • 第6题:

    简述WCDMA功率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 在假设正向和反向传输损耗相同的前提下,移动台接收并测量来自于基站的导频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强度来粗略估算路径的传输损耗,然后根据这种估算自行地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实现的过程是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强度或信躁比,根据测得结果与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形成功率调整指令,通过移动台调整其发射功率,调整阶距通常为1dB

  • 第7题:

    问答题
    WCDMA功率控制包括哪几种?当UE处于哪种状态的时候发挥作用,有谁来控制?

    正确答案: A.开环功控,发生在UE由IDLE状态转为需要与基站(即BS或NodeB.进行通信的非IDLE状态的起始阶段,由UE进行控制;
    B.外环功控,当UE处于与BS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RNC来控制;
    C.内环功控,也称闭环功控,当UE处于与BS通信状态的时候进行,由NodeB来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反向功率控制包括()、()和()三种功控类型,受控对象是()的发射功率,()起辅助作用。

    正确答案: 开环、闭环和外环,移动台(MS、手机、终端等),基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请简单描述下GSM系统使用功率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功率控制的作用是优化上下行链路质量,降低干扰、减少手机电池消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分为()和闭环功控,闭环又分为()和()。

    正确答案: 开环功控,内环功控,外环功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WCDMA中快速功率控制的频率是()kHz,外环功率控制的频率典型值为()Hz。

    正确答案: 1.5,10~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W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与CDMA2000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差别。

    正确答案: W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与CDMA2000系统的主要不同有:WCDMA功控方式包含两种类型:非压缩模式与压缩模式;WCDMA中功控速率由CDMA2000的800bps提高到1500bps,其抗平坦衰落能力显著提高;WCDMA中,高层网络更多的参与了功控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反向功率控制包括()、()和()三种功控类型,受控对象是()的发射功率,()起辅助作用。


    正确答案:开环、闭环和外环;移动台(MS、手机、终端等);基站

  • 第14题:

    请简单描述下GSM系统使用功率控制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功率控制的作用是优化上下行链路质量,降低干扰、减少手机电池消耗。

  • 第15题:

    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分为()和闭环功控,闭环又分为()和()。


    正确答案:开环功控;内环功控;外环功控

  • 第16题:

    简述WCDMA中功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说出RNC在外环功控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功率控制给系统带来以下优点:
    (1)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阴影衰落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而产生的衰落,衰落的变化比较慢;而快衰落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UE和Node B之间的发射信号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反射、散射和折射才能到达接受端而造成。对于阴影衰落,可以提高发射功率来克服;而快速功控的速度是1500次/秒,功控的速度可能高于快衰落,从而克服了快衰落、给系统带来增益,并保证了UE在移动状态下的接受质量,同时也能减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2)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容量。功率控制的结果使UE和Node B之间的信号以最低功率发射,这样系统内的干扰就会最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质量。
    (3)由于手机以最小的发射功率和Node B保持联系,这样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将会大大延长。
    外环功控由RNC执行。RNC测量从Node B传送来数据的BLER(误块率)并和目标BLER(QoS中的参数,由核心网下发)相比较,如果测量BLER大于目标BLER,RNC重新设置目标TAR(调高TAR)并下发到Node B;反之,RNC调低TAR并下发到Node B。外环功率控制的周期一般在一个TTI(10ms、20ms、40ms、80ms)的量级,即10~100Hz。

  • 第17题:

    论述W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与CDMA2000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差别。


    正确答案: W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与CDMA2000系统的主要不同有:WCDMA功控方式包含两种类型:非压缩模式与压缩模式;WCDMA中功控速率由CDMA2000的800bps提高到1500bps,其抗平坦衰落能力显著提高;WCDMA中,高层网络更多的参与了功控过程。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WCDMA功率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正确答案: 在假设正向和反向传输损耗相同的前提下,移动台接收并测量来自于基站的导频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的强度来粗略估算路径的传输损耗,然后根据这种估算自行地调整自己的发射功率。实现的过程是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强度或信躁比,根据测得结果与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形成功率调整指令,通过移动台调整其发射功率,调整阶距通常为1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请分别谈谈WCDMA系统中软切换、功率控制、RAKE接收等关键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网络规划中考虑这些因素。

    正确答案: 1、软切换技术减少切换掉话的概率,提高了小区交界处的通话质量。需要在网络规划中考虑切换区的大小及切换门限。
    2、功率控制减少了“远近效应”对网络的影响,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快速的功控速度带来可观的快衰落增益。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功控的速度和功控的步长。
    3、RAKE接收充分利用了多径信号,提高了无线信道的质量。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多径增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请请简要描述WCDMA系统中出现掉话与RF相关的常见原因,请至少答出6点。

    正确答案: 1、覆盖差(RSCP&Ec/Io)
    2、干扰大导致Ec/Io差
    3、上行覆盖差(UE发射功率不足)
    4、无主导小区(最佳服务小区过多替换导致切换频繁)
    5、导频污染(小区信号过多)
    6、邻区漏配
    7、RF环境突变(如街道拐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WCDMA系统功率控制的种类?功率技术如何起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

    正确答案: WCDMA功率控制分为外环功率控制、内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等三种。功率控制技术通过功控命令,使处于小区不同位置的UE到达基站的信号电平基本相同,从而使远处的信号不被近处的强信号淹没,从而达到克服远近效应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描述功率控制的类型和作用。

    正确答案: 在WCDMA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功率控制:
    1.开环功率控制:从信道中测量干扰条件,并调整发射功率,一般用来决定初始发射功率。
    2.内环功率控制: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发送指令调整发射功率。
    WCDMA闭环功率控制频率为1500Hz,若测定SIR>目标SIR,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
    若测定SIR<目标SIR,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
    3.外环功率控制:测量误帧率(误块率),调整目标信噪比。
    功率控制的作用:
    1)克服远近效应和补偿衰落
    2)减小多址干扰,保证网络容量
    3)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WCDMA中功率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并说出RNC在外环功控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功率控制给系统带来以下优点:
    (1)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阴影衰落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而产生的衰落,衰落的变化比较慢;而快衰落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UE和Node B之间的发射信号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反射、散射和折射才能到达接受端而造成。对于阴影衰落,可以提高发射功率来克服;而快速功控的速度是1500次/秒,功控的速度可能高于快衰落,从而克服了快衰落、给系统带来增益,并保证了UE在移动状态下的接受质量,同时也能减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2)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容量。功率控制的结果使UE和Node B之间的信号以最低功率发射,这样系统内的干扰就会最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质量。
    (3)由于手机以最小的发射功率和Node B保持联系,这样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将会大大延长。
    外环功控由RNC执行。RNC测量从Node B传送来数据的BLER(误块率)并和目标BLER(QoS中的参数,由核心网下发)相比较,如果测量BLER大于目标BLER,RNC重新设置目标TAR(调高TAR)并下发到Node B;反之,RNC调低TAR并下发到Node B。外环功率控制的周期一般在一个TTI(10ms、20ms、40ms、80ms)的量级,即10~100Hz。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