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计算机控制系统采样周期的选择多采用经验法选择参考值,测量()应优先选用1~5S的采样周期。A、温度B、电压C、电流D、电阻”相关问题
  • 第1题:

    具有电压合格率统计功能的终端,其电压采样周期每秒至少()次,测量误差等级0.5。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离散相似法采样周期的选择应该满足()。


    正确答案:香农定理(采用定理)

  • 第3题: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周期检验时的检验项目包括()

    • A、绝缘电阻
    • B、电压基本误差
    • C、电流基本误差
    • D、被测量的不平衡影响
    • E、超越定值传送

    正确答案:B,C,E,F

  • 第4题:

    下列影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的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到被控对象的扰动频率越高,采样频率应愈高,即采样周期愈短
    • B、当对象的纯滞后T0较大时,采样周期也应相应增长
    • C、若采用反应较慢的气动执行器,采样周期应比较短
    • D、采样的信号个数越多,采样周期应越长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越小,其控制精度就越高。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温度变送器的检测范围是-20~80℃,输出是4~20mA的电流信号;如果采用100欧姆取样电阻采样,在采样电阻两端测量的电压为1.6V时,对应的温度是()

    • A、0℃
    • B、45℃
    • C、55℃
    • D、65℃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采样周期选择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准则1:若考虑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采样周期应小于系统的最小时间常数。
    准则2:若考虑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采样速率应为系统的通频带的10倍以上;准则3:实时算法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总和应小于采样周期的1/10.

  • 第8题: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中对交流采样装置检验周期是如何规定的()

    • A、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是通过数字(参数)方法进行校准的,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 B、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采用模拟(电阻器调整)方法进行校准,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 C、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是通过数字(参数)方法进行校准的,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 D、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采用模拟(电阻器调整)方法进行校准,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若微机保护每周波采样20个点,则()。

    • A、采样周期为1ms,采样频率为1000Hz
    • B、采样周期为5/3ms,采样频率为1000Hz
    • C、采样周期为1ms,采样频率为1200Hz
    • D、采样周期为5/3ms,采样频率为1200Hz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采样周期选择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准则1:若考虑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采样周期应小于系统的最小时间常数。
    准则2:若考虑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采样速率应为系统的通频带的10倍以上;准则3:实时算法程序所花费的时间总和应小于采样周期的1/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要符合香农定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离散相似法采样周期的选择应该满足()。

    正确答案: 香农定理(采用定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交流电流采样器件通常采用()或();交流电压采样通常选用();直流电流采样通常采用()或();直流电压采样则常采用()


    正确答案:霍尔传感器;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霍尔传感器;线性光电耦合器件;线性光电耦合器件

  • 第14题:

    采样周期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从调节品质上看,希望采样周期短,以减小系统纯滞后的影响,提高控制精度。通常保证在95%的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内,采样6次~15次即可。
    (2)从快速性和抗扰性方面考虑,希望采样周期尽量短,这样给定值的改变可以迅速地通过采样得到反映,而不致产生过大的延时。
    (3)从计算机的工作量和回路成本考虑,采样周期T应长些,尤其是多回路控制时,应使每个回路都有足够的计算时间;当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τ较大时,常选T=(1/4~1/8)τ。
    (4)从计算精度方面考虑,采样周期T不应过短,当主机字长较小时,若T过短,将使前后两次采样值差别小,调节作用因此会减弱。另外,若执行机构的速度较低,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新的控制量已输出,而前一次控制却还没完成,这样采样周期再短也将毫无意义,因此T必须大于执行机构的调节时间。

  • 第15题:

    交流采样装置的采样值采用模拟(电阻器调整)方法进行校准的,检验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年。

    • A、1;
    • B、2;
    • C、3;
    • D、6。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采样周期要符合香农定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信号集中监测对外电网电压、电流采样周期为()。


    正确答案:250ms

  • 第18题:

    采样周期的选择方法一般有()

    • A、根据香浓定理
    • B、根据D/A的转换速度
    • C、根据计算速度
    • D、根据经验参数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里,通常当采样周期T增大时,系统的稳定性将()


    正确答案:变坏

  • 第20题:

    在微机电量变送器中,直接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输出的交流电压电流在每一周期内进行采样,为使采样均匀,应采用()。

    • A、鉴相技术
    • B、锁相环技术
    • C、均方根算法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采样周期的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1)从调节品质上看,希望采样周期短,以减小系统纯滞后的影响,提高控制精度。通常保证在95%的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内,采样6次~15次即可。
    (2)从快速性和抗扰性方面考虑,希望采样周期尽量短,这样给定值的改变可以迅速地通过采样得到反映,而不致产生过大的延时。
    (3)从计算机的工作量和回路成本考虑,采样周期T应长些,尤其是多回路控制时,应使每个回路都有足够的计算时间;当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τ较大时,常选T=(1/4~1/8)τ。
    (4)从计算精度方面考虑,采样周期T不应过短,当主机字长较小时,若T过短,将使前后两次采样值差别小,调节作用因此会减弱。另外,若执行机构的速度较低,会出现这种情况,即新的控制量已输出,而前一次控制却还没完成,这样采样周期再短也将毫无意义,因此T必须大于执行机构的调节时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信号集中监测对外电网电压、电流采样周期为()。

    正确答案: 250m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执行器响应速度较慢时对采样周期可适当选大一些?

    正确答案: 采样周期的选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对控制质量的要求考虑,采样周期小一些,控制效果好。
    2、从被控制对象的动态特征考虑,若对象的反应速度快,选用较短的采样周期;如果对象的反应速度慢,则选用较长的采样周期。
    3、从执行机构的要求考虑,有时需要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保持一定的时间宽度,为使执行机构能够按预期的调节规律运作,则采样周期可选长一些。
    4、从抗干扰的要求看,希望采样周期短些。
    5、从计算机的工作量和每个控制回路的成本看,希望采样周期大些。
    综上所述,必须根据拘役情况和主要的要求作出选择,当执行器相应速度较慢时,采样周期应适当选大些,以保证执行器能够实现预期的调节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