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起沫过多不仅会造成母液流失,还使饱和器液封失效,向外窜煤气。还影响循环泵上量,导致生产不正常。
更多“母液起沬有什么危害?”相关问题
  • 第1题:

    过滤母液氯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因:
    ①进人过滤母液中的洗水量多,则母液氯差大
    ②洗水含盐分过高
    ③碱液槽波动大

  • 第2题:

    母液酸度过低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1)吸收不完全,器后损失大。
    (2)当母液搅拌的不充分或母液酸度波动时,在反应室内母液中出现局部的中性区甚至碱性区,导致母液中的铁,铝离子形成Fe(OH)3及AI(OH)3,等沉淀,易造成饱和器的堵塞。
    (3)母液中的铁,铝离子又能与氨、氰化氢及母液中的铁盐生成不溶性亚铁氰化物,沉积在硫铵晶体表面,使污染着色,并阻碍晶体长大。
    (4)母液呈中性或碱性时,母液比重下降,容易引起泡沬,使操作条件恶化。

  • 第3题:

    为什么对母液密度有要求?


    正确答案:酸焦油的密度为1.24~1.26g/mL,若母液密度低于此值,酸焦油就不可能从母液中分离出来,影响硫铵质量,所以母液密度不低于1.26g/mL。另外母液密度大小也反映母液酸度高低。

  • 第4题:

    关于冷母液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冷母液桶到一定的液位向1#冷母液桶溢流
    • B、1#冷母液桶搅拌电流不宜控制过高
    • C、2#冷母液桶搅拌电流需控制平稳
    • D、1#冷母液桶尖底有碱液回收装置
    • E、冷母液桶出液直接进蒸馏塔
    • F、冷母液桶可不设搅拌装置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铬酐车间反应锅锅底料热沸后,按照配比加入硫酸和母液。怎么样加入母液与硫酸?为什么?


    正确答案:母液加入速度应快于硫酸,不能首先加入硫酸,因在硫酸中加入料液会导致爆沸溢锅事故,母液浓度不得低于70波美,否则由于反应速度太快,也会产生爆沸溢锅现象,总的加料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下料过程中严防物料爆沸溅出,高温强腐蚀物料造成人员灼伤。

  • 第6题:

    母液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结晶或分离后剩下的残留液。

  • 第7题:

    母液起沫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遇到满流槽内起沬,应及时向满流槽内倒入洗油和油类物质。

  • 第8题:

    为什么反应开车之前不注入母液?


    正确答案: 当反应器开车时决不要向反应器内注入母液(应该用纯己烷)。因为母液中含有的蜡会在反应器壁上结层,当你想给反应降温时会由此产生许多问题。要清除这一蜡层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

  • 第9题:

    分解母液的蒸发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蒸发目的排除多余水分,保持循环体系中水量的平衡,使蒸发母液达到符合拜耳法溶出或烧结法生料浆配料的浓度要求,同时排除进入其中的一些杂质。

  • 第10题:

    多选题
    影响硫铵结晶的因素主要有()
    A

    母液酸度

    B

    母液温度

    C

    母液浓度

    D

    母液的搅拌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对饱和器内母液的相对密度有何要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 在生产中要求母液相对密度不低于1.26。因为酸焦油的相对密度为1.24~1.26,若母液相对密度太低,酸焦油就不可能从母液中分离出来,这样分使硫铵颜色变黑,影响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哪些因素可导致母液不结晶()
    A

    母液酸度过大

    B

    母液密度小

    C

    酸焦油过多

    D

    母液温度太高,使结晶被溶解在母液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母液酸度过大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1)酸度大时有利余吸收,器后损失小,但随着母液酸度的提高大棵粒结晶产率下降。
    (2)小颗粒结晶离心分离时,过滤层阻力大,分离困难,易造成饱和器及管道堵塞。
    (3)小颗粒结晶分散性差,比表面积大,吸湿性强导致硫铵产品含水分和游离酸多,易结块。
    (4)随着酸度的提高,母液的粘度增大,增加了硫铵分子向晶体表面扩散的阻力,阻碍晶体正常生长。
    (5)小颗粒硫铵,干燥时,尘粒易飞扬,工作环境差。
    (6)小棵粒硫铵,杂质含量高,含氮量降低,影响肥效。不利于施肥。

  • 第14题:

    母液起沬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低酸操作,母液密度低。
    (2)机械杂质,包括(吡啶回流母液带入的泥渣)使酸焦油呈细分散状不与母液分离。
    (3)煤气中的硫化物与砷化物生成胶状硫化砷与酸焦油粘附而不与母液分离。
    (4)煤气中的苯族烃与硫酸发生磺化反应生成苯磺酸或苯磺酸盐,具有表面活性。
    (5)母液中硫铵结晶浓度过低,杂质不易分离,加酸洗水时最容易生沫。

  • 第15题:

    溶出液ak和矿石成份一定,每吨干矿调配矿浆用循环母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随母液AO的增加而增加
    • B、随母液AO的增加而减少
    • C、随循环母液ak的升高而减少
    • D、随循环母液ak的减小而减少

    正确答案:A,C

  • 第16题:

    母液中杂质的来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母液中的可溶性杂质主要是由酸和水腐蚀产生的铁、铝、铜、铬、铅、锑及砷等盐类。不溶性杂质主要是由煤气带入的焦油雾和煤尘以及由脱吡啶母液带入的铁氰铬盐泥渣。
    母液中含有杂质的种类的多少,取决于生产工艺流程,硫酸质量、工业水质量,脱吡啶母液处理程度、设备腐蚀情况及操作条件。

  • 第17题:

    泡沬渣是怎样形成的,它对吹炼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泡沬渣?


    正确答案: 在吹炼的过程中,由于氧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气-熔渣-金属液密切混合的三相乳化液。分散在炉渣中的小气泡的总体积,往往超过熔渣本身的体积。熔渣成为薄膜,将气泡包住并使其隔开,引起熔渣发泡膨胀,形成泡沬渣。正常泡沬渣的厚度经常在1-2m及至3m。
    由于炉内的乳化现象,大大发展了气-熔渣-金属液的界面,加快了炉内化学反应速度。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吹炼效果。倘若控制不当,严重的泡沬渣也会导致事故。
    在吹炼初期,炉渣碱度低,并含有一定量的FeO、SiO2、P2O5等成分,主要是这些表面活性物质稳定了气泡。在吹炼中期,碳激烈氧化产生大量的CO气体,由于炉渣碱度提高,形成了硅酸盐及磷酸盐等高熔点矿物,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稳定气泡主要是固体悬浮微粒。此时如果能控制得当,避免或减轻熔渣返干现象,就能得到合适的泡沬渣。在吹炼后期,脱碳速度降低,只要熔渣碱度不过高,稳定泡沬的因素就大大减弱了,一般难度不会产生严重的泡沬渣。
    在吹炼过程中,氧压低,枪位过高,渣中(TFe)大量增加,会促进泡沬渣的发展,严重时还会产生泡沬性喷溅或溢渣。相反,枪位过低,尤其是在碳氧化激烈的中期,(TFe)含量低,又会导致熔渣的返干而造成金属喷溅。所以,只有控制得当,才能保持正常的泡沬渣。

  • 第18题:

    过滤母液氯差为什么控制在4tt范围?


    正确答案: 过滤母液氯差控制在≤4tt。碳化取出液中的全氯与过滤母液中的全氯之差,称之为过滤母液氯差。过滤洗涤滤饼的洗水一部分被重碱带出,另一部分则进入过滤母液中。进入过滤母液中的洗水量多,则母液氯差大,这样不但增加重碱的溶解损失,而且洗水冲淡母液,使母液中的氯化铵等浓度降低,影响产量;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洗水进入母液中,使联碱系统母液的总存量增加而难以处理。因此,要求在保证纯碱产品含氯化钠不超过规定的情况下,降低过滤母液氯差。母液氯差一般控制在4tt以下。

  • 第19题:

    什么是聚合物母液?


    正确答案:聚合物同低矿化度清水配制成的浓度为5000mg/L的高浓度聚合物水溶液。

  • 第20题:

    配制培养基时,为什么要先配制母液?如何配制母液?


    正确答案: 1)配制母液不但可以保证各物质成分的准确性及配制时的快速移取,而且还便于低温保藏。
    2)基本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一般都分别配制成母液。

  • 第21题:

    染菌对发酵有什么危害,对提炼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染菌对发酵的危害:干扰生产菌的正常代谢,降低产量、改变pH,降解某些产物、污染不同的微生物,不同阶段染菌危害。
    染菌对提炼的危害:过滤困难而大幅度降低过滤收率、有机溶剂萃取时发生乳化。

  • 第22题:

    单选题
    通常采用母液循环泵起搅拌作用,一般母液循环量为硫铵产量的()倍。
    A

    15∽20

    B

    20∽30

    C

    30∽40

    D

    40∽4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饱和器内起泡沬的可能原因是母液酸度过低。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