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碳化取出温度对结晶颗粒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碳化取出液结晶量少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氨盐水成份低;
    2.三段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
    3.取出速度快;
    4.取出温度高;
    5.下段气进气量少。

  • 第2题:

    碳化取出液的游离氨高说明()。

    • A、转化率高
    • B、氨盐比低
    • C、温度高
    • D、转化率低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影响碳化结晶的因素是:()

    • A、碳化温度
    • B、清液总碱度
    • C、CO2的浓度、压力流量
    • D、杂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AⅡ液温度低对碳化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1)AⅡ液温度低,会使碳化塔反应下移,结晶细小(2)AⅡ液温度低,清洗外冷器时溶解速度减小。

  • 第5题:

    影响碳化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碳化温度、卤水总碱度、CO2浓度及压力流量和杂质影响等。

  • 第6题:

    对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油层中由于温度高,一般不结蜡
    • B、蜡开始析出结晶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 C、初始结晶温度越低越容易结蜡
    • D、纯的石油在较低温度下也不结蜡

    正确答案:C

  • 第7题:

    石灰硬化过程实际上是()过程。

    • A、结晶
    • B、碳化
    • C、结晶与碳化
    • D、干燥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石灰的硬度实际上是()的过程。

    • A、结晶
    • B、碳化
    • C、干燥
    • D、结晶和碳化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石灰的硬度实际上是()的过程。
    A

    结晶

    B

    碳化

    C

    干燥

    D

    结晶和碳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石灰硬化过程实际上是()过程。
    A

    结晶

    B

    碳化

    C

    结晶和碳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熔融温度和时间对成核、结晶和制品性能等影响。

    正确答案: 1、加工熔融温度原料本身结晶度高,晶粒较完整,重新熔化需较高温度。加工温度高,对原结晶结构破坏愈多,残存晶核愈少;
    2、熔融状态的停留时间高温停留时间长,对原结晶结构破坏愈多,残存晶核愈少
    3、熔融温度和熔融时间对成核过程和制品性能的影响熔融温度高和熔融时间长,冷却时,残存晶核少,结晶主要为均相成核,成核需要诱导期,结晶速度慢,结晶尺寸较大;熔融温度低和熔融时间短,冷却时,残存晶核引起异相成核,结晶速度快,晶体尺寸小而均匀,有利于提高力学强度、耐磨性和热畸变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晶态聚合物的注射成型的温度(包括料温和模温)对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料温:随物料升温,熔体粘度下降,料筒喷嘴模具的浇注系统的压力降减小,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性增加,从而改善了成型工艺性能,注射速度大,塑化时间和冲模时间缩短,生产效率上升,制品表面的光洁度提高,但若料温过高,易引起塑料热降解,制品物理机械性能降低。而料温过低,则易造成制品缺料,表面无光,有熔接痕等,且生产周期长,劳动生产率降低。,
    2.模温:结晶型塑料注射入模后,将发生想转变,冷却速率将影响塑料的结晶速率。
    缓冷:即模温高,结晶速率大,有力结晶,能提高制品的密度和结晶度,制品成型收缩性较大,刚度大,大多数力学性能较高,但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下降。骤冷:所得制品的结晶度下降,韧性较好。但骤冷不利于大分子的松弛过程,分子取向作用和内应力较大。中速冷塑料的结晶和取向适中,用得比较广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碳化反应在结晶初期维持较高一些温度(),就不至于形成过多的细小结晶。

    • A、46℃左右
    • B、56℃左右
    • C、66℃左右
    • D、76℃左右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碳化取出液结晶量少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提高氨盐水有效成份;
    2.保证三段气中正常的二氧化碳浓度;
    3.减慢取出速度;
    4.降低取出温度;
    5.增加下段进气量。

  • 第15题:

    下面温度对晶体形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温可使溶质溶解度降低,有利于溶质的饱和
    • B、生化物质的结晶温度一般控制在0~20℃
    • C、温度过低时,由于溶液粘度增大会使结晶速度变慢
    • D、通过降温促使结晶时,降温快,则结晶颗粒大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重碱洗涤效果因素的是()。

    • A、NaHCO3结晶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
    • B、洗水温度
    • C、洗水淋洒分布质量
    • D、碳化工序放量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简述碳化取出液沉淀量多,沉淀时间长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氨盐水浊度大;
    2.取出液温度低或冷却过急;
    3.碳化反应段下移;
    4.下段气进气量太多;
    5.中和水温度低,其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 第18题:

    金属结晶时,实际结晶温度必须()理论结晶温度,结晶过冷度主要受()影响。


    正确答案:低于;冷却速度

  • 第19题:

    简述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链的对称性好,容易结晶。
    共聚单元有相同的结晶结构,则共聚物也能结晶。 柔顺性好,结晶能力强
    使链容易相互靠近并做规整排列而有利于结晶。

  • 第20题:

    填空题
    金属结晶时,实际结晶温度必须()理论结晶温度,结晶过冷度主要受()影响。

    正确答案: 低于,冷却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结构对结晶能力的影响。

    正确答案: 链的对称性好,容易结晶。
    共聚单元有相同的结晶结构,则共聚物也能结晶。 柔顺性好,结晶能力强
    使链容易相互靠近并做规整排列而有利于结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石灰硬化过程实际上是()过程。
    A

    结晶

    B

    碳化

    C

    结晶与碳化

    D

    干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回复再结晶的组织和化学性能的变化及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正确答案: (1)组织的变化:
    回复阶段:显微组织仍为纤维状,无可见变化,高温回复阶段,胞状位错结构转变为亚晶;  再结晶阶段:变形晶粒通过形核长大,逐渐转变为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粒。
    (2)力学性能的变化:
    回复阶段:强度、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  再结晶阶段:强度、硬度明显下降,塑性明显提高。  (3)影响再结晶的因素影响再结晶的因素
    A.退火温度。温度越高,再结晶速度越大。
    B.变形量。变形量越大,再结晶温度越低;随变形量增大,再结晶温度趋于稳定;变形量低于一定值,再结晶不能进行。
    C.原始晶粒尺寸。晶粒越小,驱动力越大;晶界越多,有利于形核。
    D.微量溶质元素。阻碍位错和晶界的运动,不利于再结晶。
    E.第二分散相。间距和直径都较大时,提高畸变能,并可作为形核核心,促进再结晶;直径和间距很小时,提高畸变能,但阻碍晶界迁移,阻碍再结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