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污染物处理中,选择合适的吸收液至关重要,下列选项中前者为碱性吸收液,后者为有机吸收液的一项为()。A、NaOH、浓H2SO4B、聚乙醇醚、水C、Ca(OH)2、稀HNO3D、氨水、冷甲醇

题目

气态污染物处理中,选择合适的吸收液至关重要,下列选项中前者为碱性吸收液,后者为有机吸收液的一项为()。

  • A、NaOH、浓H2SO4
  • B、聚乙醇醚、水
  • C、Ca(OH)2、稀HNO3
  • D、氨水、冷甲醇

相似考题
更多“气态污染物处理中,选择合适的吸收液至关重要,下列选项中前者为碱性吸收液,后者为有机吸收液的一项为()。A、NaOH、浓H2SO4B、聚乙醇醚、水C、Ca(OH)2、稀HNO3D、氨水、冷甲醇”相关问题
  • 第1题:

    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 A、H2O2+水的混合液
    • B、NaOH+水的混合液
    • C、NaOH+H2O2混合液
    • D、NaOH+HCl混合液
    • E、水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采样所用的吸收液为()。

    • A、蒸馏水
    • B、酚试剂吸收液原液
    • C、酚试剂吸收液
    • D、0.005%硫酸溶液

    正确答案:C

  • 第3题:

    采用溶液吸收法采集空气中某些污染物的理由不包括被测物质()

    • A、在吸收液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 B、在吸收液中有足够的稳定时间
    • C、在吸收液中有较低的挥发度
    • D、在空气中的浓度较低
    • E、可与吸收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正确答案:E

  • 第4题:

    急冷液汽提塔用直接蒸汽加热()回收中的EO。

    • A、贫吸收液
    • B、富吸收液
    • C、急冷液排放液
    • D、EG浓缩液

    正确答案:C

  • 第5题:

    胺液吸收H2S为化学吸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氨吸收浅冷装置浓氨液储罐液位低容易造成浓氨泵抽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低浓度甲醇,操作温度为27℃、压强101.3kPa。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中甲醇分压为5.07kPa,液相中甲醇浓度为2mol/m3。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1.955kmol/(m3•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L=2.08×105m/s,气膜吸收分系数kG=1.55×10-5kmol/(m2•s•kPa)。试计算该截面上的吸收速率。


    正确答案:7.86×10-5 kmol/(m2×s)

  • 第8题:

    根据“双膜理论”,下列判断中可以成立的是()

    • A、可吸收组分溶解度小,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 B、可吸收组分亨利系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液膜控制
    • C、可吸收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大,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气膜控制
    • D、液相黏度低,吸收过程的速率为液膜控制

    正确答案:B

  • 第9题:

    用甲醛吸收SO2,吸收液温度在()℃为宜;Saltzman法测定NO2,吸收液温度在()为宜。若同时测SO2、NO2,吸收液温度应为().


    正确答案:23—29;16—24℃;23.5±0.5℃

  • 第10题:

    采用《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9-2016)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氯气时,串联四支吸收瓶,前两支为()吸收液,后两支为() 吸收液。

    • A、碱性;硫酸
    • B、水;硫酸
    • C、硫酸;碱性
    • D、硫酸;水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填空题
    用甲醛吸收SO2,吸收液温度在()℃为宜;Saltzman法测定NO2,吸收液温度在()为宜。若同时测SO2、NO2,吸收液温度应为().

    正确答案: 23—29,16—24℃,23.5±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采样所用的吸收液为()。
    A

    蒸馏水

    B

    酚试剂吸收液原液

    C

    酚试剂吸收液

    D

    0.005%硫酸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酚试剂法中的吸收液是指量取吸收液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采用时,临用现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吸收法是净化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吸收分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两种,下列哪种吸收过程主要是物理吸收?()

    • A、酸液吸收NH3
    • B、碱液吸收SO2
    • C、水吸收SO2
    • D、碱液吸收H2S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钢铁中碳含量时,吸收液兼滴定液的组成为()。

    • A、氢氧化钠
    • B、氢氧化钾
    • C、乙醇
    • D、氨水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干气带液原因的是()。

    • A、再吸收塔液面控制失
    • B、贫吸收油温度低
    • C、贫吸收油量小
    • D、再吸收塔液面低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氨吸收浅冷装置中不会造成冷凝压力升高的因素是()。

    • A、冷凝器液位太高
    • B、冷却水压力低流量小
    • C、浓氨水入塔浓度增大
    • D、吸收器结垢严重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锡镍蓄电池电解液溶质的分子式为()。

    • A、H2SO4
    • B、HCI
    • C、KOH
    • D、Ca( OH )2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某学生标定一NaOH溶液。测得其浓度为0.1026mol·L-1。但误将其暴露于空气中,致使其吸收了CO2。为测定CO2的吸收量,取该碱液25.00mL用0.1143mol·L-1HCl滴定至酚酞终点计耗去HCl 22.31mL。计算每升该碱液吸收了()克CO2


    正确答案:0.026

  • 第20题: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醇时,用串联两支各装5.0ml吸收液的气泡吸收管,采集20.0L(标准状况)气体样品,测得第一支气泡吸收管甲醇含量为7.0×103μg,第二支气泡吸收管甲醇含量为1.0×103μg。试求气体样品中甲醇含量。


    正确答案: C=(7.0×103+1.0×103)/20.0=40.0(mg/m3

  • 第21题:

    下列选项中,吸收稳定系统停工过程中错误的操作方法是()。

    • A、停工前与分馏配合停贫富吸收油
    • B、停工前各塔容器低液位操作
    • C、停工前加强检查放火炬凝液罐液位
    • D、稳定塔顶放气态烃改至气压机入口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采用《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9-2016)测定废气中氯化氢时,当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氯气时,串联四支吸收瓶,前两支为()吸收液,后两支为() 吸收液。
    A

    碱性;硫酸

    B

    水;硫酸

    C

    硫酸;碱性

    D

    硫酸;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低浓度甲醇,操作温度为27℃、压强101.3kPa。稳定操作状况下,塔内某截面上的气相中甲醇分压为5.07kPa,液相中甲醇浓度为2mol/m3。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1.955kmol/(m3•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L=2.08×105m/s,气膜吸收分系数kG=1.55×10-5kmol/(m2•s•kPa)。试计算该截面上的吸收速率。

    正确答案: 7.86×10-5 kmol/(m2×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吸收法是净化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吸收分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两种,下列哪种吸收过程主要是物理吸收?()
    A

    酸液吸收NH3

    B

    碱液吸收SO2

    C

    水吸收SO2

    D

    碱液吸收H2S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