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马铃薯的收获期?

题目

怎样确定马铃薯的收获期?


相似考题
更多“怎样确定马铃薯的收获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处理收获后的马铃薯?


    正确答案: (1)及时装袋运走,防止雨淋日晒。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及时装袋运走,不能放在露地,更不能用发病的薯秧遮盖,或不加遮盖而日晒,造成马铃薯堆内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
    (2)起收要有秩序性,一般先起收种薯,然后再起收商品薯。严格区分装袋,分开放置,避免造成混杂。
    (3)装车要轻装轻卸,避免薯皮大量擦伤或块茎挤压开裂。

  • 第2题:

    怎样进行马铃薯的适时适量灌水?


    正确答案: (1)播种到出苗&播种在潮湿土壤的薯块,即可发芽出苗。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若太湿会引起土壤和根缺氧,最终引起种薯腐烂,结构差的土壤,过多的雨水或灌溉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延缓出苗。因此,出苗前最好不灌水。
    (2)出苗到结薯期&应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茎叶和根的生长。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后期降为60%左右。若水分过多,植株会产生许多的浅层根,生产后期表现对水更敏感;若缺水,会加快薯块形成,也会因品种抗旱性不同引而结薯数比较大的差别。天气出现干旱,出苗后应立即灌水。
    (3)薯块增长期&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接近收获时降为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以利于收获。缺水将直接影响薯块的日增长率,诱发植株早衰和缩短作物周期,最终导致减产。另外,忽干忽湿的土壤条件并伴有高温会造成薯块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因此及时灌溉,平衡水分供给,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若田内积水,应立即排水防涝,以免造成块茎腐烂。

  • 第3题:

    怎样确定马铃薯的适宜播种深度?


    正确答案: (1)种薯质量&当种薯贮藏时间过长,种薯的生理年龄处于衰老,芽弱状态时,应在土温较高时播种,并比正常壮芽的种薯浅播3-5厘米,促使尽快出苗,出苗后,通过中耕培土调节种薯最后深度,达到结薯的要求。
    (2)土壤温度、湿度&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的地块,应适当浅播,深度达3-5厘米,最后等出苗后利用中耕培土调节种薯深度。地温高而干燥的地区,宜深播,深度达10厘米。
    (3)土壤质地&黏重土壤的土温较低,较比沙壤土播种适当浅一些,出苗后,利用中耕培土调节培土深度,以利结薯。

  • 第4题:

    怎样根椐生育期确实马铃薯品种的熟性?


    正确答案: (1)早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90天成熟的品种。
    (2)早中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90-100天成熟的品种。
    (3)中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100-110天成熟的品种。
    (4)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110-120天成熟的品种。
    (5)晚熟品种&一般在播种后120天成熟的品种。

  • 第5题:

    怎样避免马铃薯块茎开裂和擦伤损害?


    正确答案: 选种晚熟品种时,应适宜早播种,根据秋季自然条件在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后,适时早收获,避免寒冷天气收获马铃薯;对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小心翼翼搬运,严禁过猛过快装卸马铃薯,要轻装轻卸避免块茎之间相互撞击和摩擦。

  • 第6题:

    马铃薯瓢虫是怎样危害马铃薯的?


    正确答案: 马铃薯瓢虫又叫二十八星瓢虫、花大姐等。马铃薯瓢虫的成虫、幼虫都能为害,初孵幼虫聚集在叶子背面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平行半透明的细凹纹,使叶片和植株干枯呈黄褐色。这种害虫大发生时,会导致全田薯苗干枯。危害轻的可减产10%左右,危害重的可减产30%以上,是威胁马铃薯的重要害虫之一。

  • 第7题:

    怎样确定马铃薯的播种密度?


    正确答案: 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类型、品种熟性、生产目的、土壤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种植商品薯,早熟品种的行、株距一般为70厘米×15厘米或65厘米×20厘米;中晚熟品种或晚熟品种一般为70厘米×20厘米或65厘米×25厘米。土壤肥力条件较差时,可适当稀一些。生产种薯,为了增加小块种薯的数量,一般密度较大一些,早熟品种行、株距一般为70厘米×10厘米或65厘米×15厘米;中晚熟或晚熟品种一般为70厘米×15厘米或65厘米×20厘米。

  • 第8题:

    马铃薯怎样深施化肥?


    正确答案: (1)底肥深施&底肥深施技术与土壤耕翻结合起来,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二是先撒肥后再耕翻,在耕地过程中,将地面上的化肥深翻至犁底。
    (2)种肥深施&种肥深施机械化技术是在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作业,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播种机上的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
    (3)追肥深施。追肥深施技术是按照马铃薯生产和农艺要求,使用追肥作业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作业技术。追肥的用量和次数要根据土壤质地而决定,对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保肥能力强,可一次追入;砂壤土漏水、漏肥,保肥力差,应采用少量多次追肥的方法。

  • 第9题:

    确定马铃薯播种期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把块茎形成和增长期安排在适于块茎生长的季节;
    (2)充分利用当地对出苗有利的条件;
    (3)根据品种、种薯情况和间套作物来确定;
    (4)在北方一作区,当地晚霜期前20~30天,气温稳定在5~7℃时,就是该地适宜播期幅度。

  • 第10题:

    马铃薯薯块的收获期在生理成熟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马铃薯淀粉加工的一般流程怎样?

    正确答案: 马铃薯→清理→磨碎→细胞液分离→粗渣分离→细胞液水分离→淀粉乳精制→细渣滓洗涤→机械脱水→气流干燥→成品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马铃薯的俗称有哪些?是怎样传入中国的?马铃薯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正确答案: 马铃薯俗称洋芋、土豆、洋山芋、山药蛋、荷兰薯等。
    根据史料记载,马铃薯大约在17世纪初(明末清初)由欧美传教士带入我国的山西、陕西种植,后逐步引种到华北和东北地区,传入中国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华南地区则是由荷兰商人从南洋传入,故有荷兰薯和爪哇薯之称。
    马铃薯的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金针虫是怎样危害马铃薯的?


    正确答案: 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细胸金针虫。金针虫以幼虫为害,春季马铃薯播种后,钻蛀牙块、根和地下茎,使幼苗枯死,受害幼苗的伤口不整齐,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1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 第14题:

    怎样防治马铃薯环腐病?


    正确答案: (1)严格检疫,首先要对种薯产地的种薯进行检疫,严格禁止病薯调入或调出。凡发现有环腐病的地块生产的种薯,应转为商品薯处理。
    (2)种植抗病品种,如:东农303,克新1号等,可在病区推广。
    (3)提倡用小整薯播种,不用刀切,避免切刀传病。
    (4)播种前进行晒种催芽等,对种薯进行处理,可以提前发现病薯,坚决淘汰。
    (5)对容器严格清洗和消毒,盛过病薯的筐、袋、箱等都沾染了环腐病菌,应进行严格消毒,消除病原。可用次氯酸钠、漂白粉等进行浸泡或刷洗。

  • 第15题:

    怎样根据马铃薯的播种密度确定播种量?


    正确答案: (1)用小整薯播种时,可根据每667平方米(1亩)种植密度被每千克种薯个数除,即为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的千克数。举例说明:如每667平方米(1亩)要求密度5130株(65厘米×20厘米密度配置),如用小整薯播种时,平局每个小薯按30克计算,每千克的小薯个数为33个,则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为5130/33=155.45千克。
    (2)切块播种时,每667平方米(1亩)的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1亩)种植密度被每千克种薯的切块数除。举例说明:如每667平方米(1亩)要求密度5130株(65厘米×20厘米田间配置),用切块播种时,每千克切块数为40块,则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为5130/40=128.25千克生产上,由于种薯的腐烂或催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实际用种量应多于计划的5%。

  • 第16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应怎样进行合理施肥?


    正确答案: 要坚持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化肥。大量施用化肥和不采用配方施肥是造成马铃薯腐烂,影响马铃薯品质和商品率的主要因素,同时易造成土壤板结。多施有机肥不但可改良土壤,而且能提高马铃薯品质。一般亩施腐熟土粪3000kg以上,配合有机肥,亩施过磷酸钙50~60kg,尿素15~20kg(一般留下10kg左右的尿素作追肥),硫酸钾20kg。

  • 第17题:

    马铃薯块茎开裂和擦伤是怎样形成的?


    正确答案: 马铃薯的块茎开裂一般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内部压力造成的开裂;二是病毒侵染造成的生长开裂;三是机械造成的开裂;四是收获时造成的开裂。由内部压力造成的生长开裂主要是因为块茎快速生长所致,不同品种对这种类型的开裂敏感程度不一样。当收获薯块从高处掉落或局部受压时,会发生开裂或擦伤损害。当收获期土壤寒冷条件下,从活秧子上收获饱满的块茎时,开裂损害将是很严重。

  • 第18题:

    下列选项属于由农业部确定主要农作物的是:().

    • A、棉花、大豆
    • B、油菜、大豆
    • C、棉花、马铃薯
    • D、油菜、马铃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怎样通过调控水分保证马铃薯高产?


    正确答案: 种植马铃薯尽量选择能排出水的地块,不要种植在涝洼地上;在雨水丰沛年份,采取高垄种植,在播种时预留好排水沟。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之间比较合适,土壤水分超过80%是就会对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超过42小时后全部烂掉。空气温度的大小,对马铃薯生长也非常重要。空气温度小时,会影响植株体内水分的平衡,减弱光合作用,造成马铃薯生长受阻。空气温度过大,又会造成茎叶疯长,特别是叶子晚间结露,很容易引起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 第20题:

    如何确定甜菜适宜的收获期?


    正确答案: 确定块根的收获适期,根据甜菜的“工艺成熟期”来确定,还需考虑糖厂加工制糖的需要。甜菜的工艺成熟期,是指块根增长基本停止,根中含糖率达到当年生育期间的最高水平的时期。这时也是甜菜块根收获适期。北方春播区,气温降至5℃以下时,块根不再继续增长或增长很少,糖分积累基本停止终止,是甜菜收获的最佳时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

  • 第21题:

    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收获期在生理成熟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确定马铃薯播种期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把块茎形成和增长期安排在适于块茎生长的季节;
    (2)充分利用当地对出苗有利的条件;
    (3)根据品种、种薯情况和间套作物来确定;
    (4)在北方一作区,当地晚霜期前20~30天,气温稳定在5~7℃时,就是该地适宜播期幅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怎么确定大豆的适宜收获期?

    正确答案: (1)获和机械分段收获应在黄熟末期进行,此时叶已大部分脱落,茎和荚全变为黄褐色,子粒归圆与荚壳脱离,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摇动植株有响声;
    (2)合收割应在完熟初期进行,此时,叶已全部脱落,茎荚和子粒都呈现出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摇动植株发出清脆响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