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施用马铃薯专用肥?

题目

怎样施用马铃薯专用肥?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可根据马铃薯地的肥力状况,起垄时一次性做底肥施入,每667平方米(1亩)在施1500-2000千克农家肥基础上,专用肥施用量可根据马铃薯旧标产量施用:预计产量1000-2000千克,施肥40-60千克;预计产量2000-3000千克,施肥60-80千克;预计产量3000-4000千克,施肥80-120千克。做种肥时,结合马铃薯播种,施在薯块下方3-5厘米处,避免烧苗,种肥用量每667平方米(1亩)25千克。
更多“怎样施用马铃薯专用肥?”相关问题
  • 第1题:

    怎样防治猪马铃薯中毒?


    正确答案: (1)绝对禁止用马铃薯芽饲喂猪。(2)腐烂、陈旧或带绿皮的马铃薯不能喂猪,必要时应去掉腐烂、绿皮部分洗净,煮烂后再喂。(3)煮马铃薯的水不能给猪饮用。(4)每次喂量不宜过多。(5)发现中毒后,首先停喂马铃薯,并立即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5%双氧水洗胃。(6)10%安钠咖溶液5~1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

  • 第2题:

    金针虫是怎样危害马铃薯的?


    正确答案: 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细胸金针虫。金针虫以幼虫为害,春季马铃薯播种后,钻蛀牙块、根和地下茎,使幼苗枯死,受害幼苗的伤口不整齐,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1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 第3题:

    怎样根据马铃薯的播种密度确定播种量?


    正确答案: (1)用小整薯播种时,可根据每667平方米(1亩)种植密度被每千克种薯个数除,即为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的千克数。举例说明:如每667平方米(1亩)要求密度5130株(65厘米×20厘米密度配置),如用小整薯播种时,平局每个小薯按30克计算,每千克的小薯个数为33个,则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为5130/33=155.45千克。
    (2)切块播种时,每667平方米(1亩)的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1亩)种植密度被每千克种薯的切块数除。举例说明:如每667平方米(1亩)要求密度5130株(65厘米×20厘米田间配置),用切块播种时,每千克切块数为40块,则每667平方米(1亩)用种量为5130/40=128.25千克生产上,由于种薯的腐烂或催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实际用种量应多于计划的5%。

  • 第4题:

    马铃薯瓢虫是怎样危害马铃薯的?


    正确答案: 马铃薯瓢虫又叫二十八星瓢虫、花大姐等。马铃薯瓢虫的成虫、幼虫都能为害,初孵幼虫聚集在叶子背面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许多平行半透明的细凹纹,使叶片和植株干枯呈黄褐色。这种害虫大发生时,会导致全田薯苗干枯。危害轻的可减产10%左右,危害重的可减产30%以上,是威胁马铃薯的重要害虫之一。

  • 第5题:

    马铃薯专用肥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马铃薯专用肥,是针对我国国情的一种配方施肥,是根据“地力分区配方法”的原理,统一配方生产专业肥料。它具有以下优点:
    (1)马铃薯专用肥针对性和地区性强。
    (2)营养元素多。马铃薯专用肥不仅含有氮、磷、钾大量元素,还含有微量元素,施用马铃薯专用肥,可以起到平衡施肥的作用。
    (3)马铃薯专用肥含有马铃薯各营养生长需要的必需营养,种类全面,比例适宜,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并可避免某种营养元素过剩或缺乏,使营养比例失调而对马铃薯产生有害影响。
    (4)马铃薯专用肥含有一定数量腐殖酸(10%),对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重要作用,并能减少土壤PH值变化幅度,缓和土壤碱度对马铃薯的不良影响。
    (5)马铃薯专用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它们之间互效作用显著,比单十某种元素增产效果明显,提高了化肥利用率。

  • 第6题:

    怎样施用氯化钾?


    正确答案: 可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一般每亩10—15公斤。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也不宜用于烟草、茶树、马铃薯、甜菜等忌氯作物;适宜于棉花、黄麻等纤维作物。

  • 第7题:

    怎样施用三一专用生物肥?


    正确答案: 微生物肥料选择后,合理的施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与当地耕作、水分管理等有关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施用方法一般有拌种、浸种、蘸根、基施、追施、沟施和穴施。
    (1)、三一专用生物有机肥系列:做基肥、追肥均可,条施、穴施或耕前撒施,尽量避免阳光直射,60-120kg/666㎡;
    (2)、三一专用植物助丰液系列:浸种,用水稀释100-200倍;灌根稀释300-500倍,每株100-150毫升;冲施,600-1200毫升/666㎡,随水冲施。
    (3)、三一牌有机物料腐熟剂系列:
    秸秆还田专用有机物料腐熟剂:
    秸秆反应堆专用有机物料腐熟剂:
    通用型有机物料腐熟剂:

  • 第8题:

    下列()在葱、蒜、麻、马铃薯、油菜上施用效果特别好

    • A、碳铵
    • B、硫铵
    • C、氯化铵
    • D、尿素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施用氮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为什么?怎样施用和保存碳铵和尿素?


    正确答案: 防止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降低肥分。因为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氨气跑掉了。保存:因为碳铵见光、遇热易分解,所以要放在低温阴凉处保存。
    使用:使用碳铵和尿素时要在化肥上盖上土。

  • 第10题:

    填空题
    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也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不能用()。

    正确答案: 氯化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怎样处理收获后的马铃薯?


    正确答案: (1)及时装袋运走,防止雨淋日晒。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及时装袋运走,不能放在露地,更不能用发病的薯秧遮盖,或不加遮盖而日晒,造成马铃薯堆内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
    (2)起收要有秩序性,一般先起收种薯,然后再起收商品薯。严格区分装袋,分开放置,避免造成混杂。
    (3)装车要轻装轻卸,避免薯皮大量擦伤或块茎挤压开裂。

  • 第12题:

    怎样进行马铃薯的适时适量灌水?


    正确答案: (1)播种到出苗&播种在潮湿土壤的薯块,即可发芽出苗。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若太湿会引起土壤和根缺氧,最终引起种薯腐烂,结构差的土壤,过多的雨水或灌溉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延缓出苗。因此,出苗前最好不灌水。
    (2)出苗到结薯期&应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茎叶和根的生长。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后期降为60%左右。若水分过多,植株会产生许多的浅层根,生产后期表现对水更敏感;若缺水,会加快薯块形成,也会因品种抗旱性不同引而结薯数比较大的差别。天气出现干旱,出苗后应立即灌水。
    (3)薯块增长期&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接近收获时降为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以利于收获。缺水将直接影响薯块的日增长率,诱发植株早衰和缩短作物周期,最终导致减产。另外,忽干忽湿的土壤条件并伴有高温会造成薯块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因此及时灌溉,平衡水分供给,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若田内积水,应立即排水防涝,以免造成块茎腐烂。

  • 第13题:

    马铃薯可以施用含氯化肥吗?


    正确答案: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氯元素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把马铃薯列入“忌氯作物”,在生产上从不使用含氯化肥,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只要施用的含氯化肥中的氯元素,浓度在633ppm(633/1,000,000)以下,就对马铃薯没有任何坏影响。还有利于植株生长,产量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块茎淀粉含量与不施氯的基本一样,块茎品质不受影响。因此,在给马铃薯施用全钾化肥时,可以大胆应用氯化钾,这样,既保证了马铃薯对钾肥的需求,也控制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 第14题:

    马铃薯喜铵态氮,忌含氯的肥料,故不宜施用人粪尿和含离子的肥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马铃薯怎样深施化肥?


    正确答案: (1)底肥深施&底肥深施技术与土壤耕翻结合起来,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二是先撒肥后再耕翻,在耕地过程中,将地面上的化肥深翻至犁底。
    (2)种肥深施&种肥深施机械化技术是在播种的同时完成施肥作业,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播种机上的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
    (3)追肥深施。追肥深施技术是按照马铃薯生产和农艺要求,使用追肥作业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排肥、覆土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作业技术。追肥的用量和次数要根据土壤质地而决定,对质地较黏重的土壤,保肥能力强,可一次追入;砂壤土漏水、漏肥,保肥力差,应采用少量多次追肥的方法。

  • 第16题:

    锰肥有哪些种类?怎样施用?


    正确答案: 锰肥品种有硫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等。硫酸锰是常用的锰肥,土施每亩1-2kg,叶面喷施浓度0.05%-0.2%,浸种浓度0.05%-0.1%,拌种每公斤种子4-8g。

  • 第17题:

    下列()不宜在葡萄、茶树、马铃薯上施用,影响这些植物的品质

    • A、碳铵
    • B、硫铵
    • C、氯化铵
    • D、尿素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正确答案:叶菜类植物的经济产量主要是叶片部分,受氮素的影响较大。氮不仅是蛋白质、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而且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氮的多寡会直接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影响叶面积的扩大和叶鲜重的增加。且氮素在土壤中易缺乏,因此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要多施氮肥。氮肥充足时,叶片肥大,产量高,汁多叶嫩,品质好。钾与糖类的合成有关。钾肥充足时,蔗糖、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葡萄糖积累则较少。钾也能促进糖类运输到贮藏器官中,所以在富含糖类的贮藏器官(马铃薯块茎和甘薯块根)中钾含量较多,种植时钾肥需要量也较多。

  • 第19题:

    问答题
    施用氨水时,应注意什么?怎样施用?

    正确答案: 施用氨水最重要的是防挥发损失,防熏伤作物。所以施用时要做到"一不离水,二不离土"。即施用时要加水稀释氨水,一般是稀释20-30倍,因为氨水越浓,挥发越多;不离土就是深施盖土,一般要求盖土7厘米以上。如果在田间稀释氨水,必须在下风处调配,以免氨气扩散熏伤作物。
    氨水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或幼苗追肥。在水田施用时,可稀释数倍后直接泼入田中,立刻匀耙。如作追肥。不要泼在叶片上,要用氨水施肥器插入土层7-8厘米深处注入浓氨水。旱地施用时可在播种沟下或在作物两边开深沟,用胶管把适当稀薄释后的氨水施入7-8厘米深处,立即盖土。施用氨水最好选在阴天的清早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一般用量为每亩施浓氨水25-30公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