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机组达全速后要尽早停用高压油泵?”相关问题
  • 第1题:

    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高压油泵为什么要进行油量调整?


    正确答案: 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1)根据柴油机的负荷在适当时刻精确地向汽缸喷射一定数量的燃油。
    (2)把喷入汽缸的燃油变成雾状微粒,并使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燃烧室内,迅速和空气混合,以便完全燃烧。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喷油嘴必须进行压力校对,高压油泵必须进行油量调整。

  • 第2题:

    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启动前,应稍开注油门向高压备用密封油泵注油,注油完后,关闭注油门,检查高压备用密封油泵不反转,方可启动;
    2、机组冲转至3000r/min,应立即停止高压备用密封油泵,防止长期闷泵运行;

  • 第3题:

    为什么机组达到全速后要尽早停用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 1.机组在启动过程中,主油泵不能正常供油时,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工作。
    2.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主油泵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主油泵和高压油泵成了并运状态,若设计的高压油泵出口压力比主油泵低,则高压油泵不上油而打闷泵,严重时将高压油泵烧坏引起火灾事故。
    3.若设计的高压调速油泵出口油压比主油泵高,则主油泵出油受阻,转子串动轴向推力增大,轴承和叶轮环均会发生摩擦损坏。

  • 第4题:

    机组启动时,高压油泵开启后应注意检查什么?


    正确答案: 1.油泵出口油压、冷却水、轴温、振动、电流、温升正常;
    2.各部油温、油压正常;
    3.机组各轴温、油温、油流、回油量、回油温度正常;
    4.油系统各部无泄漏;
    5.油箱油位、滤网前后压差正常。

  • 第5题:

    大机组辅助油泵自启动后,停辅助油泵的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机泵的出口压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汽轮机油压降低后应立即启动高压油泵以提高油压,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为什么机组达全速时要尽早停止主机交流润滑油泵(BOP)和高压密封油备用泵(SOB)?


    正确答案: 汽轮机转速过3000rpm后,主油泵达到工作转速,此时主油泵与SOB和BOP并列运行,若SOB、BOP出口油压低,则SOB、BOP就会打闷泵,严重时烧毁油泵引起火灾,若SOB、BOP出口油压高,则主油泵出油受阻,转子窜动,轴向推力增加,推力轴承发生磨擦,有可能造成前轴承箱满油,所以机组达全速后应尽早停止主机交流润滑油泵(BOP)和高压密封油备用泵(SOB.运行。

  • 第8题:

    机组达到全速后要尽早的停运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汽轮机定速后,为什么要尽早停辅助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 机组在启动冲车过程中,主油泵未达正常工作时,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工作。随着转速升高,主油泵逐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转速达3000r/min时,主油泵达到正常工作转速,此时高压油泵和主油泵都运行。若高压油泵出口油压比主油泵出口油压低,则高压油泵运行会发热,严重时烧坏泵。如果高压油泵出口压力比主油泵出口压力高,主油泵出口油受阻,会引起转子串动,推力轴承和叶轮口可能发生摩擦,还会引起漏油。所以,汽轮机定速后就应尽快停止高压油泵。

  • 第10题:

    汽轮机定速3000r/min后,尽早停用高压油泵是为了防止主油泵打闷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机组达到全速后要尽早停用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 1.机组在启动过程中,主油泵不能正常供油时,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工作。
    2.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主油泵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此时主油泵和高压油泵成了并运状态,若设计的高压油泵出口压力比主油泵低,则高压油泵不上油而打闷泵,严重时将高压油泵烧坏引起火灾事故。
    3.若设计的高压调速油泵出口油压比主油泵高,则主油泵出油受阻,转子串动轴向推力增大,轴承和叶轮环均会发生摩擦损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机组启动时,高压油泵开启后应注意检查什么?

    正确答案: 1.油泵出口油压、冷却水、轴温、振动、电流、温升正常;
    2.各部油温、油压正常;
    3.机组各轴温、油温、油流、回油量、回油温度正常;
    4.油系统各部无泄漏;
    5.油箱油位、滤网前后压差正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立式水轮发电机组设手动高压油泵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顶转子?


    正确答案:作用:①机组检修时顶转子;②制动风压失去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停机过程中不能加闸时可用于加闸;③推力轴承设有高压油注入系统的机组,在长时间停机后开机前顶转子,在推力瓦与镜板间进一次油。
    对于推力轴承没设高压油注入装置的机组,由于大修后或停机时间过长,破坏了推力瓦与镜板间的油膜,机组检修恢复后,顶转子在于使推力瓦与镜板间产生一个较大间隙,以便更好恢复油膜,以保证机组投运后,不至造成干摩擦,而损坏轴瓦与镜板。

  • 第14题:

    机组大修后为什么进行油循环?油循环时为什么不开调速油泵?


    正确答案: 油系统经过大修以后或多或少地残留一些棉纱头,金属屑和泥沙,为了保持油系统清洁,必须在机组启动前进行润滑油系统的油循环冲洗。
    油循环的方法是各轴承前在油管上加装临时细滤网,使用盘车油泵,让油流将油管和轴承室内的杂物不带回油箱,轴承进油管的滤网应定期清理,并且根据滤网清洁程度而决定油循环时间,当滤网无颗粒状杂物时即可结束。拆除轴承入口新加滤网,油循环时油加热至50℃,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使油达到正常运行的油温条件以减少油的粘度,提高油的流速,有利于油系统冲洗,油箱中的油再经过压式滤油机过滤使油质符合要求。
    油循环时不能开调速油泵的原因是防止含有杂质的油进入调速系统,影响调速系统的工作。

  • 第15题:

    为什么达全速后要尽早停用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机组在起动冲转过程中,主油泵不能正常供油时,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工作,随着汽轮机转速的不断升高,主油泵逐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汽轮机转速达3000rpm,主油泵也达到工作转速,此时主油泵与高压油泵成了并泵运行。若设计的高压油泵出口油压比主油泵出口的油压低,则高压调速油泵不上油而打闷泵,严重时将高压调速油泵烧坏,引起火灾事故,若设计的高压调速油泵出口油泵比主油泵出口油压高,则主油泵出油受阻,转子窜动,轴向推力增加,推力轴承和叶轮口环均会发生摩擦,并且泄漏量大,会造成前轴承箱满油,所以机组达到全速后,应检查主油泵出口油压正常后,及时停用高压油泵。

  • 第16题:

    机组停运后为什么润滑油泵要再运行一段时间?


    正确答案: ①当机组静止后,轴承和轴颈受到汽缸及转子高温传导作用,温度上升很快,这时如不采取冷却措施,会使局部油质恶化,轴瓦和轴承乌金损坏。
    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停机后油泵必须再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以进行冷却。油泵运行时间的长短,视汽缸与轴承的降温情况而定,要求汽缸温度降到80℃以下,轴承温度降低到35℃以下,方可停泵。

  • 第17题:

    在大功率再热机组中,为什么要设高压中压主气门?


    正确答案: 在再热机组中,控制汽轮机紧急停机的主气门有高压、中压主气门两套。因为从高压缸出口到中压缸进口是一段热容量较大的再热器和再热管道,如果只有高压缸进口的主气门,那么紧急停机时,即使将高压主气门关闭,再热器和再热管道中储存的蒸汽仍会继续流入中低压缸做功,造成汽轮机超速。为了防止由这个热惯性面造成的超速,必须在中压调节气门前装置一中压主气门。在紧急停机时,同时切断高、中压的进气。

  • 第18题:

    气轮机冲转后只要一达到全速就应立即停用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高压备用密封油泵启动前为什么要充油,充油合格的标志?


    正确答案: 高压备用密封油泵是一种齿轮泵,容积泵和离心泵比自吸能力差,所以启动前应充油。充油合格的标志是电流正常(40~42A,油温低时能达48~50A.。

  • 第20题:

    为赶走调节系统的空气,当机组启动时开高压油泵前应启动润滑油泵向高压油泵及调节系统充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机组并列后停高压油泵前应先启动直流润滑油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六电机组高压启动油泵故障后汽轮机还可以()。


    正确答案:挂闸

  • 第23题:

    问答题
    为什么达全速后要尽早停用高压油泵?

    正确答案: 机组在起动冲转过程中,主油泵不能正常供油时,高压油泵代替主油泵工作,随着汽轮机转速的不断升高,主油泵逐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汽轮机转速达3000rpm,主油泵也达到工作转速,此时主油泵与高压油泵成了并泵运行。若设计的高压油泵出口油压比主油泵出口的油压低,则高压调速油泵不上油而打闷泵,严重时将高压调速油泵烧坏,引起火灾事故,若设计的高压调速油泵出口油泵比主油泵出口油压高,则主油泵出油受阻,转子窜动,轴向推力增加,推力轴承和叶轮口环均会发生摩擦,并且泄漏量大,会造成前轴承箱满油,所以机组达到全速后,应检查主油泵出口油压正常后,及时停用高压油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