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测铅的从现性很差,同一个溶液进两次样,测出的结果不同,有时还测不出.这是为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相色谱中被测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的时间称()。


    参考答案:保留时间

  • 第2题:

    测砷和铅的时候检测出的原子荧光值为负,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正确答案:1. 如果仪器正常的话,说明样品中砷和铅含量极低,不能检出。
    2. 负值是样品还是标准溶液?如果是样品,可能是含量太低了,未检出,如果是标点可能就是仪器或试剂的问题了。
    3. 说明你的样品比标准空白低。
    4. 如果标液值为负,说明你的氢化物没有生成,或者没有进入原子化器。
    5. 荧光值为减去空白的荧光值,如果样品浓度很小,或则空白交大,仪器波动的话出现负值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我的也经常出现负值,这样的话样品可以认为是未检出。

  • 第3题:

    石墨炉测铅时,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总是较高,与灰化法的结果不大一致。这是为何?样品为植物样。


    正确答案:1.所用的水为用石英亚沸水蒸馏器蒸馏得到的,先打一下空白,一般不会超过0.0015,然后采用的为硝酸(工艺超纯)和高氯酸(优极纯)消化,最后溶解用的1摩尔每升的盐酸或硝酸(结果差不多,只是盐酸稳定性要好一点),定容体积为50mL的话空白值一般为0.03左右。不过铅比较难做,基体干扰很大。
    2.空白问题来自多方面,上面说的水与试剂外,你用的氩气纯度多少,是高纯的吗?也可用高纯氮气,但要注意分子带背景
    3.主要来自由你所用的硝酸和高氯酸不纯所致。你可以先测空管,然后测你所用的水,再测含酸的水空白,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了
    4.我也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试液的酸度过大会影响测定,特别是使用高氯酸,影响更大,酸度大对石墨炉损害也比较大。对于石墨炉测定铅,湿法消化最好使用微波消化,使用硝酸和双氧水,这样空白中酸度比较容易控制,空白也比较低。
    5.
    A.实际Pb含量有出入,厂家就没有测准;
    B.你的仪器可能没有调制最佳。

  • 第4题:

    应用卧式测长仪测量时,所得结果为()的测量方法称为绝对测量。

    • A、两次测量之差为被测尺寸
    • B、两次读数和之半为被测尺寸
    • C、两次读数差之半为被测尺寸
    • D、被测尺寸的偏差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将原子化器拆下清洗后测铅效果不如以前且线形很差,不知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1.估计是原子化器高度的影响,调解一下找到最大的强度值并且信躁比最好。
    2.安装炉头还得注意光路对么,管子不要接错。
    3.炉高和光路都要进行调整。

  • 第6题:

    所测元素:砷、铅;样品种类:矿物类;前处理方法:微波消解;室内温度:20左右;湿度:30左右;载气:氩气。同一个样品多次检测,重复性很差,通常都是逐渐降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正确答案:1.怀疑空心阴极灯的问题,是否存在老化或是光路对准的问题;
    2.尾气排放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排出记忆干扰也会有数据波动的现象;
    3.进样的问题,泵管是否老化、压块压力设置的问题,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 第7题:

    用平晶检测平面度,有时看不见干涉条纹,这可能是由于()。

    • A、被测表面不光洁
    • B、被测表面平面度很差
    • C、被测表面有毛刺
    • D、非金属材料表面折光不好

    正确答案:A,B,C,D

  • 第8题:

    在测量集成电路有些引脚的对地电阻时,为什么红表棒(黑表棒接地)测出来的电阻值与黑表棒测(红表棒接地)测出来的电阻值不一样?


    正确答案: 主要是集成电路内部有大量非线性元件(二极管、三极管),红表棒测量意味着在集成电路引脚加负电压,黑表棒测量意昧着在集成电路引脚加正电压,这导致测量时集成电路内部非线性元件所加的电压可能是负电压、可能是正电压,于是测出来的电阻值不一样。

  • 第9题:

    测设已知距离时,为了检核,一般应测设两次,如果(),取两次平均位置为最终结果。

    • A、两次精度一致
    • B、两次误差一样
    • C、两次互差不超限
    • D、结果相等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石墨炉测铅时,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总是较高,与灰化法的结果不大一致。这是为何?样品为植物样。

    正确答案: 1.所用的水为用石英亚沸水蒸馏器蒸馏得到的,先打一下空白,一般不会超过0.0015,然后采用的为硝酸(工艺超纯)和高氯酸(优极纯)消化,最后溶解用的1摩尔每升的盐酸或硝酸(结果差不多,只是盐酸稳定性要好一点),定容体积为50mL的话空白值一般为0.03左右。不过铅比较难做,基体干扰很大。
    2.空白问题来自多方面,上面说的水与试剂外,你用的氩气纯度多少,是高纯的吗?也可用高纯氮气,但要注意分子带背景
    3.主要来自由你所用的硝酸和高氯酸不纯所致。你可以先测空管,然后测你所用的水,再测含酸的水空白,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了
    4.我也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试液的酸度过大会影响测定,特别是使用高氯酸,影响更大,酸度大对石墨炉损害也比较大。对于石墨炉测定铅,湿法消化最好使用微波消化,使用硝酸和双氧水,这样空白中酸度比较容易控制,空白也比较低。
    5.
    A.实际Pb含量有出入,厂家就没有测准;
    B.你的仪器可能没有调制最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化妆品中含大量Bi、Al、Ca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会干扰测铅的结果,这是因为()
    A

    它们影响铅的原子化

    B

    它们的共振线接近铅的共振线

    C

    它们原子化时,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影响铅的测定

    D

    它们的氧化物吸收铅的共振线

    E

    它们改变了试样溶液的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样品中含大量Fe、Bi、Al、Ca时,它们的氧化物在低温火焰下不易分离,对光产生一定的吸收,使测定结果偏高。

  • 第12题:

    问答题
    测铅的从现性很差,同一个溶液进两次样,测出的结果不同,有时还测不出.这是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一,你的标准酸度过不够。
    二,你采用的是283.3还217.0。217.0灵敏度高,但是测的时候线性有点漂,不过经过扣背景,已经不是问题。
    三,样品消解完后,也要保证足够的酸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A.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B.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C.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侧测出被测物的特能
    D.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
    E.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精密度是指

    答案:B
    解析:
    定量限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精密度是指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

  • 第14题:

    Hg,As双道同时测土壤,发现同一个样品瓶里重复测几次值的变化都很大。这是为什么啊?


    正确答案:1.第一,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低,氢气产生和反应收到影响;环境温度变化太快,汞灯稳定性会收到影响。
    第二,仪器稳定性
    第三,样品稳定性
    第四,样品均匀度
    一项一项检查。
    2.一,预热一定要好
    二,消解一定要彻底
    三,环境一定要恒温恒湿

  • 第15题:

    为什么要测,吸收比?影晌绝缘电阻测t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有些绝缘物体(如:塑料、瓷等)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其电导电流瞬间即可达到稳定值,但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电缆等电器设备,它们的绝缘是由复合介质构成,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会产生多种极化现象。极化开始时电流很大,随着加压时间的增大,电流值下降,绝缘电阻相应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在吸收现象中,衰减最快的电流称为电容电流,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电流称为吸收电流,最后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电流是由介质的电导所决定的称为电导电流。一般设备的容量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
    由于吸收电流随时间变化,所以在测试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时要规定时间。当绝缘受潮或脏污后.泄漏电流增加.吸收现象不明显。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放电时间。由于温度升高使介质极化加剧,致使电导增加、电阻降低,因而绝缘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绝缘因表面吸潮或瓷绝缘表面形成水膜会使绝缘电阻显著降低。此外,当绝缘在相对湿度较大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使电导增加,绝缘电阻降低。测试绝缘电阻相当子在绝缘上施加了直流高压电荷、因而试品被充电,测试完毕之后应将试品充分放电,且放电时间应大于充电时间,而不致因残余电荷没能放尽,而使在重复测量时所得到的充电电流和吸收电流比前一次测量值小,因而造成吸收比减小,绝缘电阻值增大的假象。

  • 第16题:

    每次做铝锭分析前,都会做控样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镊元素有时会测不出来,为0,导致无法计算出正确的校正系数。做灯试验,镊通道没什么问题,也做了镊元素的灵敏度调整,也还正常。控样镊含量为0.0013,为何测不出来呢?控样含量不均匀,可能性也太小。


    正确答案:可以对仪器做一次通道扫描(描迹),选用的描迹样品的镍元素可以和你的控样含量差不多,这样可能对分析镍元素特别是低含量的

  • 第17题:

    为什么我测汞时很不稳定,同样的标样测出的荧光度都不同?


    正确答案:1.请检查,仪器设置是否正确。水封,灯是否打开,样品溶液保存情况。
    2.测汞时很不稳定,同样的标样测出的荧光度都不同。
    不同时间测同样的标样荧光值不同属于正常现象;或者是灯没有预热好。

  • 第18题:

    化妆品中含大量Bi、Al、Ca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会干扰测铅的结果,这是因为()。

    • A、它们影响铅的原子化
    • B、它们的共振线接近铅的共振线
    • C、它们原子化时,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影响铅的测定
    • D、它们的氧化物吸收铅的共振线
    • E、它们改变了试样溶液的物理性质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为什么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和用劈尖测厚度(直径)实验中有的学生测出的R持续偏小?


    正确答案: (1)读数显微镜中看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不清晰。
    (2)把中心的暗斑数做第一环。

  • 第20题:

    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

    • A、复本信度
    • B、重测信度
    • C、同质性信度
    • D、分半信度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为什么在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用R³1档测出的阻值小?用R³100档测出的阻值大?


    正确答案:由于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不是正比关系,所以当不同的电流通过管子时,管子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就是测出的阻值)不同。
    用R³1档测时,通过管子的电流较大,用R³100档测时,通过管子的电流较小,电表的读数相当于U/I。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用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和用劈尖测厚度(直径)实验中有的学生测出的R持续偏小?

    正确答案: (1)读数显微镜中看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不清晰。
    (2)把中心的暗斑数做第一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铅,样品是用2.5ml硝酸微波消解,然后顶容到25ml,进样测定.硝酸浓度比较高。发现铅的吸光度逐次降低.10ug/l的标样吸光度从0.11降到0.09 又到现在的0.06....做标样时灯能量稳定,每次做的标样溶液都一样的,做出来的曲线还是好的 就是每个浓度吸光度都降低了,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

    正确答案: 信号偏小的几个原因:
    1.还是出在进样不好上,试着调节一下你的进样针位置
    2.实在不行,加基体改良剂
    3.光路需调节(包括炉体,灯,灯电流等)
    4.灰化时间和温度需优化
    5.石墨管(锥),石英窗清洗一下
    6.标液重新配一下,有时放长了会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