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工业废水监测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B、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排污单位总排口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C、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二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D、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水样品,须在采样前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查清废水排出情况、废水性质(成分及浓度等)

题目

以下关于工业废水监测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B、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排污单位总排口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
  • C、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二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
  • D、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水样品,须在采样前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查清废水排出情况、废水性质(成分及浓度等)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关于工业废水监测点位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监测布点的说法,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7.3 .1 .3 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卢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直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A 正确)。为满足预删需妥,也可选取若干线卢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声级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实测噪声的验证并结合计算求得。

  • 第2题:

    在垂直位移监测网中,关于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说法错误的是()。

    • A、点位的分布既要均匀,又要保证重点部位有监测点
    • B、应埋设在能够准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特征点位置
    • C、监测点布设的数量越多,最终监测的精度就越高
    • D、点位应尽量保证在整个变形监测期间不受损坏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当发生危险气体泄漏时,应在区域污染源()布设监测点位。


    正确答案:下风向

  • 第4题:

    以下关于监测点位的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
    • B、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排污单位总排口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
    • C、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二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出口处布点采样
    • D、要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水样品须在采样前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查清废水排出情况、废水性质(成分及浓度)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当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地下水污染控制监测点(井)采用()布点法布设垂直于河渠的监测线。


    正确答案:网络

  • 第6题: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位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去的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的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 第7题:

    河流水监测的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要求?


    正确答案: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m或者小型河流时,水质取样点设置在取样垂线的1/2水深处;1.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5.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置一个取样点;5.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1/2水深,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 对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水质调查时期中,每个水期调查取样一次,每次连续调查取样3-5天,每个水质取样点每天至少取一组水样。一般情况,每个水质监测因子每天只取一个样,但在水质变化较大时,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 水温观测,一般应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水温,统计计算日平均水温。

  • 第8题:

    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原则。


    正确答案:代表性、可比性、整体性、前瞻性、稳定性。

  • 第9题:

    单选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布设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应在代表性敏感目标处布设监测点

    B

    应在垂直拟建公路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C

    应在拟建公路两侧采用网格法布设监测点

    D

    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在各楼层布设监测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垂直位移监测网中,关于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说法错误的是()。
    A

    点位的分布既要均匀,又要保证重点部位有监测点

    B

    应埋设在能够准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特征点位置

    C

    监测点布设的数量越多,最终监测的精度就越高

    D

    点位应尽量保证在整个变形监测期间不受损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的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个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个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是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河流水监测的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要求?

    正确答案: 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m或者小型河流时,水质取样点设置在取样垂线的1/2水深处;1.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5.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置一个取样点;5.0m<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水质取样垂线上的水深>10.0m时,在水面下0.5m,1/2水深,距河底0.5m处各设置一个水质取样点。 对于不同评价工作等级的水质调查时期中,每个水期调查取样一次,每次连续调查取样3-5天,每个水质取样点每天至少取一组水样。一般情况,每个水质监测因子每天只取一个样,但在水质变化较大时,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一次。 水温观测,一般应每间隔6小时观测一次水温,统计计算日平均水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像控点应布设在监测体的四周;当监测体的景深较大时,应在景深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的点位精度不宜低于监测体监测精度的()。

    A、1/5
    B、1/4
    C、1/3
    D、1/2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分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每个地块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简述桥梁变形监测点位布设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变形监测网一般由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组成,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小于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且基准点间距不宜大于400米,基准点到桥址中线的距离宜为100-200米,基准点应建立或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宜选用CPICPII控制点以及线路水准基点。
    2)当基准点的间距大于400米时,宜在基准网的基础上加安设置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到桥址中线的距离宜为50-100米,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3)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并与建筑物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为满足桥梁变形观测的需要,应在梁体及每个桥梁承台及墩身上设置观测标,观测标埋设要符合以下原则:
    (1)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高>14米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小于14米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米左右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盗窃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观测标可设置在墩相似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 第16题: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哪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


    正确答案: (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
    (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
    (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 第17题:

    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样类型?


    正确答案: 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 第18题: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布置的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
    • B、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
    • C、竖向布置时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m,下部宜加密
    • D、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监测点,且宜布置在各层土的中部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 第20题:

    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的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个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个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是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 第21题:

    问答题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 (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位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去的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的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改扩建项目,项目周边地形复杂、敏感点较多,拟进行两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以下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

    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

    B

    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

    各监测期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重合

    D

    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某新建公路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在评价范围内无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和监测资料,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说法正确的有()
    A

    因为是三级评价,可以不用现状监测

    B

    沿公路线路线性布设监测点

    C

    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评价范围内设置监测点位

    D

    监测点位数至少为2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