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采样断面就是在河流采样时,水样的采集的整个断面。分()等。
第1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沉积物可用以下()工具采集。
第2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自动采样器可以连续或不连续采样,也可以定时或定比例采样。
第3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第4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依据(),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第5题:
1
2
3
4
第6题:
不同的水体功能
水文要素
污染源
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
第7题:
浓度
质量
污染物质
环境容量
第8题:
沉淀池
消化池
氧化塘
干燥床
第9题:
进水区、出水区
深水区、浅水区
湖心区、岸边区
功能区
第10题:
湖(库)心
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
入口处
深水区
第11题:
前部
中部
后部
任何位置
第12题:
稳定
可控
受控
安全
第13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的()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
第14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第15题: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T495-2009)规定,环境监测样品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接收.分析.处置工作有序进行,确保样品在传递过程中始终处于()状态。
第16题:
塑料勺
采泥器
钻探装置
抓斗
第17题:
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
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城市排污口下游1000米处
区域排污口下游,污染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第18题:
1
2
3
4
第19题:
控制断面
对照断面
背景断面
消减断面
第20题:
平均
十字
网格
垂直
第21题:
1-3
2-3
1-2
2-4
第22题:
大颗粒物
细颗粒物
腐蚀性
毒性
第23题:
潮区界以内的各采样点
较大的支流汇入口
主要的污水的排放口
入境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