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Al标准曲线时,用5点(包括Zero点),浓度分别为:0(1点),8ng/ml(2点),16ng/ml(3点),24ng/ml(4点)和32ng/ml(5点),理论上这5点的吸光值应等差递增,这样直线的相关系数才高。但我的测定结果为后4点(2,3,4,5)能成等差递增,而1点与2点相差却较大。我做了很多次都出现这种情况,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第1题:
免疫透射比浊分析制备标准曲线时,标准品至少应设 ( )
A、2个浓度点
B、3个浓度点
C、4个浓度点
D、5个浓度点
E、1个浓度点
第2题:
假设(AL)=12H,执行OR AL,AL指令后,ZF和OF的—状态分别为( )。
A.1,1
B.1,0
C.0,1
D.0,0
第3题:
假设(AL)=OFFH,依次执行ADD AL,12和AND AL,0FH指令后,标志位ZF和 SF的状态分别为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第4题:
绘制标准曲线最少需要测定6点浓度,其中包括空白。9.
第5题:
我在做碳黑中铅时,用干法灰化,在500度4小时不能灰化,还是黑乎乎的,于是升温至550度,继续4小时,样品是灰化了,黄黄的灰,做下来的回收率太差了,加入样品中1PPM的标准铅,一点都没有了,回收率为0,请问有谁做过类似样品,有好的处理方法?
第6题:
我用的仪器是海光AFS-230E,在做废水样时砷、汞同时测定,稀释倍数不同,砷结果相差很大,砷原样浓度测定值为110.5微克/毫升,因为超过曲线浓度值最高点,故进行稀释,稀释5倍结果为69.7微克/毫升也超过曲线最浓度最高点,稀释10倍结果为54.4微克/毫升,还是超过曲线浓度值最高点,但几次测定结果相差太大(说明一下,我做的是澄清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第7题:
选取标准工作曲线上接近的两点作为标准样的浓度,样品溶液浓度位于两点之间的定量方法是标准加入法。
第8题:
假设(AL)=0FFH,依次执行ADD AL,12和AND AL,0FH指令后,标志位ZF和SF的状态分别为()
第9题:
曲线相邻三点的正矢差分别为0、-7、O,该三点半拨量正确的为()。
第10题:
曲线相邻三点的正矢差分别为0、-7、0,该三点半拨量正确的为()。
第11题:
2个浓度点
3个浓度点
4个浓度点
5个浓度点
1个浓度点
第12题:
增加标准曲线剂量点
将样品进行稀释
减少样品的加样量
对样品进行浓缩
在标准曲线上进行外推获得样品浓度
第13题:
A、0,-7,-7
B、0,-7,0
C、0,-7,-14
D、0,0,-7
第14题:
假设(AL)=12H,执行OR AL,AL指令后,ZF和OF的状态分别为( )。
A.1, 1
B.1,0
C.0, 1
D.0,0
第15题:
第16题:
绘制标准曲线须配制包括零浓度在内的()个以上的标准系列浓度点
第17题:
汞时测得的标准曲线方程If=A*C+B,B值通常为负值,那么就算If为0的话也会计算出浓度不为0,何解?
第18题:
我在做砷的时候,同样浓度的标准液曲线,为什么出现荧光强度不同的问题?
第19题:
我在做砷的工作曲线时响应值很低,我的标准系列是0.0,0.5,1.0,2.0,5.0,10.0ng/ml,有时测得空白只有8.6。请问是什么原因阿我以前做的相同的标准系列荧光值是很高的,在空白测量时可以达到100多,现在当浓度最大时为10ng/ml时响应值才为200多,但是线形系数还能达到0.998以上。
第20题:
点沿其轨迹运动时()
第21题:
坡度差ω=i2-i1(i1、i2分别为变坡点前后直坡段的坡度值,上坡为“+”,下坡为“-”),当ω<0时,设置的曲线为()
第22题:
0、-7、-7
0、-7、0
0、-7、-14
0、0、-7
第23题:
第24题: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