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A、白炽灯发出色温为30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10%所通过的路径长度B、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C、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5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题目

气象学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

  • A、白炽灯发出色温为30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10%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 B、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 C、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5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相似考题
更多“气象学中,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正确答案:2700K;5%

  • 第2题:

    白天能见度的定义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对比感阈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


    正确答案:0.05

  • 第3题:

    能见度用什么表示?什么是气象光学视程?


    正确答案: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 第4题:

    导致气象光学视程误差的主要因素是系统自身电子设备的不稳定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在机场图中“VIS”表示()。

    • A、能见度
    • B、跑道视程
    • C、目视跑道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气象光学视程(MOR)


    正确答案: 指色温度为2700K时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被大气吸收和散射后,光束衰减至5%时所通过的距离。这个数值就是能见度的物理学的表示方式。

  • 第7题:

    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是指机场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的运行限制。对于起飞,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表示,在需要时,还应当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根据运行分类用能见度()或跑道视程()和决断高度稿()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和最低下降高度/高()表示。


    正确答案:VIS;RVR;VIS;RVR;DA/DH;VIS;MDA/MDH

  • 第8题:

    散射能见度仪发射器发出的是()脉冲,接收器测量其散射光束,由处理器计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 A、紫外光
    • B、近红外光
    • C、红外光
    • D、激光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
    A

    目标物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

    B

    大气透明度

    C

    人的视觉对比感阈

    D

    气象视程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正确答案: 2700K;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正确答案: 2700K,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白天能见度的定义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对比感阈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

    正确答案: 0.0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 A、10
    • B、5
    • C、3
    • D、1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能见度用()表示。

    • A、气象光学视程
    • B、有效水平能见度
    • C、垂直能见度
    • D、水平能见度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白天能见度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下列各项中,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

    • A、目标物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
    • B、大气透明度
    • C、人的视觉对比感阈
    • D、气象视程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气象光学视程MOR()指色温为2700K时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被大气吸收和散射后,光束衰减到()时的距离。


    正确答案:5%

  • 第18题:

    气象光学视程MOR指色温度为2700K时,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被大气吸收和散射后,光束衰减到()%的距离。

    • A、10
    • B、20
    • C、5
    • D、15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所通过的路径长度。


    正确答案:2700K;5%

  • 第20题:

    简述跑道视程与气象能见度的区别。


    正确答案:(1)跑道视程是在跑道一侧用仪器测定的,其方向与跑道平行,高度在2.5—3.0米,视透射表装置的高度而定.。气象能见度主要在气象台目测,高度约1.6米,包括全部视野范围。
    (2)跑道视程的目标物是跑道及其道面上的标志,其形状、大小和颜色是固定的。夜间灯是跑道中线灯或边灯,光强可调。气象能见度的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异,夜间利用周围不同距离的已有灯光,其颜色、光强随意,且光强不可调。
    (3)跑道视程限于气象能见度小于2000米以内才测定,气象能见度为观测者视力所及的所有能见距离。

  • 第21题:

    单选题
    散射能见度仪发射器发出的是()脉冲,接收器测量其散射光束,由处理器计算出气象光学视程。
    A

    紫外光

    B

    近红外光

    C

    红外光

    D

    激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视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能见度用什么表示?什么是气象光学视程?

    正确答案: 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能见度用()表示。
    A

    气象光学视程

    B

    有效水平能见度

    C

    垂直能见度

    D

    水平能见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