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公共安全;国际竞争的需要。2、内部因素: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员工力量。
更多“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影响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


    正确答案:1.职工参与虽然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权的表现,是单方的法律行为,但只有在吸收和体现劳动者一方的意志,或得到劳动者认同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其实施。因此,用人单位有义务保证职工参与,听取职工意见。
    2.正式公布应当以合法有效的形式公布,其公布形式通常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和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公布。

  • 第2题:

    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外部因素:
    (1)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4)公共安全。
    (5)国际竞争的需要。
    内部因素:
    (1)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
    (2)企业文化。
    (3)员工力量。

  • 第3题: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劳动监察的力度: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和给予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
    (2)劳动标准的制定:劳动标准的制定过程,为了使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得到很好的实施,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程序就必须具备其合理性。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
    (3)用人单位的经营情况:一般来说,如果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性较强,那么该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实施情况就会较好,因为用人单位有能力有资金去执行法律规定的甚至是远远高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标准,而对于那些经营状况较差,连自身盈利都不能实现的用人单位而言,他们只有通过削减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从而很难有效的施行劳动标准。
    (4)劳动力供求关系: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处于供太于求的状态,那么用人单位就处于优势地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实施状况往往不好,因为他们不需要靠高劳动标准来吸引和留住员工。

  • 第4题: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将适用于用人单位的国家、地方、行业强制性标准具体化,明确企业适用的推荐性标准内容和范围,避免违反法律。
    (2)规范各项作业的流程及标准,提高工作效率。
    (3)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营造良好而有序的内部工作环境和秩序。
    (4)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及技巧。
    (5)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第5题:

    以下对用人单位劳动标准与单位发展战略规划之间的关系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单位发展战略为制定劳动标准确立了核心思想
    • B、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实现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 C、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 D、用人单位劳动标准是制定单位发展战略的前提。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步骤。


    正确答案: (1)对生工艺、设备、工种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定额制定和完成情况以及岗位基本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2)进行岗位劳动技术测定,取得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技术数据。
    (3)根据技术测定的数据,结合岗位调查资料及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工作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测定的数据优化。
    (4)应用各岗位经调整修正后的技术数据,根据劳动宽放时间及定员定额计算公式,计算各岗位在工作时间内可以达到的作业时间标准及完成规定工作量的理论定员定额数量值。
    (5)结合生产、计划、工艺、安全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对计算得出的定员定额数据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6)组织审定标准,平衡审定各标准的表现形式,内容及标准水平,确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 第7题:

    填空题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必须以遵守()劳动标准为前提。

    正确答案: 强制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劳动监察的力度:劳动监察是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和给予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劳动监察监督检查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在用人单位贯彻落实的情况,是保证法定劳动标准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
    二、劳动标准的制定:
    (1)劳动标准的制度过程:要科学、民主、合法,充分汲取员工的意见,采用由下至上的方式,要得到基层员工支持,标准更容易落实。
    (2)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制定的劳动标准在实用,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劳动标准,内容要具体,员工能理解,制定要严谨。
    (3)用人单位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效益好,劳动标准执行情况就比较好,经营差,很难有效实施劳动标准。
    (4)劳动力供求关系:
    ①供大于求时,企业处于优势,实施劳动标准往往不好。
    ②供小于求时,劳动者处于优势,实施劳动标准好才能吸引人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劳动监察的力度: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和给予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
    (2)劳动标准的制定:劳动标准的制定过程,为了使用人单位的劳动标准得到很好的实施,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程序就必须具备其合理性。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劳动标准的可操作性。
    (3)用人单位的经营情况:一般来说,如果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良好,盈利性较强,那么该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实施情况就会较好,因为用人单位有能力有资金去执行法律规定的甚至是远远高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标准,而对于那些经营状况较差,连自身盈利都不能实现的用人单位而言,他们只有通过削减成本获得更多利润,从而很难有效的施行劳动标准。
    (4)劳动力供求关系: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处于供太于求的状态,那么用人单位就处于优势地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实施状况往往不好,因为他们不需要靠高劳动标准来吸引和留住员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主要因素有:
    1)外部因素
    1.1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
    1.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3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1.4公共安全
    1.5国际竞争的需要
    2)内部因素
    2.1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
    2.2企业文化
    2.3员工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公共安全;国际竞争的需要。2、内部因素: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员工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制定的依据及其制定方法。

    正确答案: (1)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
    ①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
    ②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
    ③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
    ④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
    ⑤与工作地有关的因素;
    ⑥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
    (2)劳动定额制定的依据
    ①技术依据。包括:生产条件;对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和组织的状况;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经验和技能。
    ②经济依据。包括:劳动者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负荷程度;整个生产周期和产品总劳动量。
    ③心理生理依据。包括:劳动环境和生产条件对操作者的影响;工作时间的长度和休息时间的比重;劳动分工和协作的状况。
    (3)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①经验估工法。即由定额员(必要时可以和技术人员、老工人相结合),依照产品图样和工艺技术要求,并考虑生产现场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条件,根据过去的实践经验对产品劳动消耗量进行估定的一种方法。
    ②统计分析法。即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产品、零件、工序的实耗工时或产量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经过整理和分析,考虑今后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的变化,制定或修订定额的方法。
    ③类推比较法。即以现有同类型产品、零件或工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品、零件和工序定额的方法。
    ④技术定额法。它是通过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分析计算或实地测定来制定定额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方法。
    解析:   

  • 第13题: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包括:
    1)集体合同
    2)劳动规章制度
    3)劳动合同样本

  • 第14题: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

    • A、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 B、劳动标准的制定
    • C、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
    • D、劳动力供求关系
    • E、劳动监察的力度

    正确答案:B,C,D,E

  • 第15题: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

    • A、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 B、劳动标准的制度
    • C、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
    • D、劳动力供求关系
    • E、劳动监察的力度

    正确答案:B,C,D,E

  • 第16题:

    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制定必须以遵守()劳动标准为前提。


    正确答案:强制性

  • 第17题:

    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方法。


    正确答案: 1.基于经济效益的评价:(1)、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法 (2)、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法 (3)、绩效审计法 
    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评价: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包括指标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
    3.基于劳动关系的评价:从劳动关系角度来看,主要包括(1)、劳动合同的规范性 (2)、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 (3)、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4)、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

  • 第18题:

    多选题
    现代劳动标准在中国的应用方式有()。
    A

    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制定劳动标准

    B

    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

    C

    以立法形式颁布劳动标准

    D

    由标准化机构颁布劳动标准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外部因素:
    (1)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现实需要。
    (2)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4)公共安全。
    (5)国际竞争的需要。
    内部因素:
    (1)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
    (2)企业文化。
    (3)员工力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
    A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B

    劳动标准的制度

    C

    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

    D

    劳动力供求关系

    E

    劳动监察的力度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有()。
    A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B

    劳动标准的制定

    C

    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

    D

    劳动力供求关系

    E

    劳动监察的力度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方法。

    正确答案: 1.基于经济效益的评价:(1)、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法 (2)、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法 (3)、绩效审计法 
    2.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评价: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包括指标性评价和总体性评价。
    3.基于劳动关系的评价:从劳动关系角度来看,主要包括(1)、劳动合同的规范性 (2)、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 (3)、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4)、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用人单位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步骤。

    正确答案: (1)对生工艺、设备、工种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定额制定和完成情况以及岗位基本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2)进行岗位劳动技术测定,取得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环境等技术数据。
    (3)根据技术测定的数据,结合岗位调查资料及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工作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测定的数据优化。
    (4)应用各岗位经调整修正后的技术数据,根据劳动宽放时间及定员定额计算公式,计算各岗位在工作时间内可以达到的作业时间标准及完成规定工作量的理论定员定额数量值。
    (5)结合生产、计划、工艺、安全及劳动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对计算得出的定员定额数据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6)组织审定标准,平衡审定各标准的表现形式,内容及标准水平,确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