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
第1题:
《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
第2题: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第3题: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
第4题:
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
第5题:
知两控制点A、B,放样点为P,现有放样数据DAP和DBP,可采用()放样P点。
第6题:
交会法放样点位包括: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和()。
第7题:
直线的放样
距离的放样
角度的放样
角度与距离的放样
第8题:
检查放样资料
采用不同于施工放样的方法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精度不低于放样精度
放样值与检测值之差不大于厄倍的放样中误差
第9题:
1
2
3
第10题:
极坐标法
直角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第11题:
高程放样
角度放样
距离放样
点位放样
铅垂线放样
第12题:
5~10米;
4~6米;
6~15米;
10~20米。
第13题:
放样点位时应有两个以上的控制点,且放样点的坐标是已知的,通过()来放样待定点。
第14题:
DTM-452C用角度和距离放样时dVD代表()
第15题:
工程建筑中常用的直接放样方法有 ()
第16题: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为宜。
第17题:
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应该()
第18题:
立模和填筑放样包括了测设各种建筑物的立模、填筑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制件或埋件进行体形和位置的检查,测算填筑工程量等。()
第19题:
边角联合后方交会放样点位
角度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侧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上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第20题:
中点
边点
坐标点
交点
第21题:
测量各放样点的高程
换站测量已放样点坐标
测量已知点与放样点间的高差
测量放样点间的角度及距离
测量放样点间的高差
第22题:
角度和高差
距离和高差
距离和角度
水平角和立角
第23题:
5mm;
10mm;
15mm;
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