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 )为宜。A、0.1~0.2mB、0.1~0.3mC、0.3~0.5mD、0.2~0.5m

题目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 )为宜。
A、0.1~0.2m
B、0.1~0.3m
C、0.3~0.5m
D、0.2~0.5m


相似考题
更多“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 )为宜。 ”相关问题
  • 第1题:

    立模、填筑轮廓点的放样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

    A、由轴线点或侧站点放样轮廓点时,宜采用后方交会法

    B、在不方便丈量距离的部位进行放样时,采用短边前交会法

    C、在已经精确测定了轴线的部位进行放样时,也可采用轴线交会法

    D、在有条件的地方放样,可采用边角前方交会或边角后方交会法

    E、有条件的也可使用三维激光瞄准仪扫描后再进行测设


    答案:BCD

  • 第2题:

    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所设计建筑物的()以一定精度测设到实地上。

    • A、角度
    • B、平面位置
    • C、高程位置
    • D、高差

    正确答案:B,C

  • 第3题:

    《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

    • A、5mm;
    • B、10mm;
    • C、15mm;
    • D、20mm。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 A、中点
    • B、边点
    • C、坐标点
    • D、交点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

    • A、极坐标法 
    • B、直角交会法 
    • C、角度交会法 
    • D、距离交会法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

    • A、1
    • B、2
    • C、3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应该()

    • A、细部放样精度与整体放样精度相同
    • B、细部放样精度小于整体放样精度
    • C、细部放样精度大于整体放样精度
    • D、整体放样精度包含细部放样精度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水闸细部放样以()为依据。
    A

    水闸底板

    B

    水闸轴线

    C

    河道中心线

    D

    岸边的控制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
    A

    1

    B

    2

    C

    3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中,由轴线点或测站点放样细部轮廓点时,一般采用( )。
    A

    极坐标法 

    B

    直角交会法 

    C

    角度交会法 

    D

    距离交会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模板的安装与拆除说法正确的是(  )。
    A

    模板安装尽量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放样

    B

    对于承重模板要求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才能拆模

    C

    支架必须支承在有足够的支承面积,稳固的地基或已凝固的混凝土上

    D

    提高模板使用的周转率

    E

    立模后,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模板内表面涂以脱模剂,以利拆模


    正确答案: E,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
    A

    5~10米;

    B

    4~6米;

    C

    6~15米;

    D

    10~20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描述施工放样工作正确的是()。

    A.根据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尺寸
    B.建筑物特征点与地面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
    C.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
    D.由整体到局部
    E.先细部、后控制

    答案:A,B,D
    解析:
    2019版教材P37页
    将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根据工程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工程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地面控制点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出距离、角度、高程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工程建筑物的特征点,据此施工。施工放样的原则是“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即由施工控制网测设工程建筑物的主轴线,用以控制工程建筑物的整个位置。根据主轴线来测设工程建筑物细部,保证各部分设计的相对位置。测设细部的精度比测设主轴线的精度高,各细部的精度要求也不一样,各控制点应为同一坐标体系。

  • 第14题:

    曲线混凝土建筑物细部立模点放样,放样相邻点最长距离为()。

    • A、5~10米;
    • B、4~6米;
    • C、6~15米;
    • D、10~20米。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水闸细部放样以()为依据。

    • A、水闸底板
    • B、水闸轴线
    • C、河道中心线
    • D、岸边的控制点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程区域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

    • A、轴线;
    • B、点位;
    • C、精度;
    • D、立模。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平面控制测量步骤正确的是()。 ①、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②、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③、建立场区控制网④、以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

    • A、②①③④
    • B、③②④①
    • C、③①②④
    • D、④①③②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混凝土建筑物立模细部轮廓点的放样位置,以距设计线()为宜。

    • A、0.1~0.2m
    • B、0.2~0.4m
    • C、0.2~0.5m
    • D、0.5m以上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立模和填筑放样包括了测设各种建筑物的立模、填筑轮廓点,对已架立的模板、预制件或埋件进行体形和位置的检查,测算填筑工程量等。()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单选题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测设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点进行细部放样。
    A

    中点

    B

    边点

    C

    坐标点

    D

    交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极坐标法测设(放样)点的平面位置,需要()
    A

    点的海拔高程

    B

    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

    C

    放样点到测站点的平距与放样点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应在全面了解工程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工程区域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
    A

    轴线;

    B

    点位;

    C

    精度;

    D

    立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规范》规定在地下洞室细部放样轮廓点时,相对于洞轴线的点位中误差,对于开挖轮廓点为50mm,且不许欠挖,对于砼衬砌立模点为()。
    A

    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