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不忍则乱大谋
B、君王为人不忍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D、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第1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请解释:①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②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第2题:
中国传统英雄以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美德。
第3题:
今日学佛青年,亦每见有以佛法为招牌,自欺欺人者,对彼若以‘默摈’之,则感彼或年轻尚有回首之日,则不忍以摈之,然又不能忍见其眼前之胡作非为,欺世盗名,而误未学佛者之慧命,如此,则将若何?
第4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这一观点属于()
第5题:
下列各句中,<>中的词用其本义的是()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虞兮虞兮奈若何”是项羽临死前对爱人的不忍和无奈。
第14题:
老子在讲运用“忍”的谋略的时候,特别强调()策略。
第15题:
“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中的“匆匆” 意思为忧虑惶惑的样子。
第16题: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中国英雄的一种“美德”。
第17题:
“诚”的意义:诚不忍其求也()
第18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小忿而就大谋
先发制人
后发制人
第22题:
第23题: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